小狐狸发币战:Base与Solana的Meme代币对决
今日午间11时08分,MetaMask的联合创始人Dan Finlay通过AI代理clanker在Base网络上推出了Meme代币CONSENT。这个代币在短短5分钟内就达到了450万美元的市值,随后在200万到300万美元之间震荡。
clanker是一款结合了AI与社交的平台,用户只需@clanker并描述代币的Ticker、内容和图片,clanker就能自动为其部署代币。与之前的makenow.meme类似,特别之处在于整个部署过程是由AI来完成的。
Dan:哎呀,我手里没筹码了
不过,代币部署仅13分钟后,Dan转发了clanker的部署回复,直言:“说实话,这真是个糟糕的体验:被200个机器人抢走自己的代币,显然这是个骗局。或许发行方应该先存入一些初始资金?Uniswap的小部件上甚至没有提供MM作为移动端登录选项。”(注:MM=MetaMask。)
类似的情形也曾在makenow.meme上出现过,如果代币发布者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代币,他们自己也无法优先购买,甚至在官方Bot回复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哪个代币是真的。
这种看似“公平”的发币方式,实际上却成了“科学家”的狂欢。回顾早前的friend.tech,各路大V也被Bot监视,一旦上线,早期的筹码就被Bot抢走,普通用户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
「pump.fun救我」
随后,Dan进一步表示,自己反而因通过clanker部署代币而亏损,因为许多人在创始人之前买入然后在创始人之后抛售,现在只能通过“喊单吹票”的方式来弥补损失。4分钟后,Dan灵光一现,决定在pump.fun上发币。尽管他表面上称这是为了比较两个发币平台的体验。 在 Dan 发布 pump 链接,确认代币的合法性后,Solana 上的 CONSENT 代币开始猛涨。💰 外盘上线仅 11 分钟市值就达到了 1100 万美元,此时 Dan 的账户浮盈约 20 万美元。
Dan 对此 pump 表示赞赏:
「我在比较 WC(Warpcast)和 SOL 的 Meme 币体验。市场上有两个名为 CONSENT 的代币,最终只有一个能胜出。 到目前为止的观察是:在 Clanker 上,许多人抢跑和 rug;而在 pump.fun 上,开发者至少是真正的创始人。就算在 Clanker 上进行众筹也是不现实的。 我在 pump.fun 的投入只是 Clanker 的一小部分,但收益已经是我在 Clanker 上损失的几倍。我不太确定这其中有多少是『正常的站点噪音(the normal site noise)』,多少是活动带来的加成,但事实就是这样。」
Clanker 小小反击
针对 Dan 在 Clanker 上的亏损,Clanker 在 X 平台上发文回应:「@danfinlay 尝试了 clanker 和 pump.fun。他给了我们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我们会用来改进产品。虽然 Dan 的体验不太好,但他在 ETH 上赚了超过 26,000 美元。」
不过,Dan 似乎没有看到 X 平台的这条动态,但收到其他 Warpcast 用户的提示,询问「在哪里能看到这些 clanker 奖励(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