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A代币上线:数据所有权与AI的未来挑战
去中心化 AI 数据流动性网络 Vana 基金会正式宣布成立,主网和代币即将上线。11月26日,微小发报道与 Vana Foundation 的执行董事 Art Abal 聊聊 VANA 代币的进展与数据所有权问题。
微小发报道: 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吗?您在加密行业的经历如何?还有,Vana 是个什么样的项目?
Art Abal: 我是 Art Abal,Vana 的创始人之一,同时担任 Vana 基金会的执行董事。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掌握自己的私人数据,从而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当前 AI 领域缺少高质量的私人数据,Vana 的去中心化生态希望能让用户拥有数据所有权。我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中文社区的小伙伴分享这些。
我的背景有点与众不同,最初进入加密领域并不是因为对区块链的热爱,而是因为我看到了它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潜力。我在一家全球领先的数据经纪公司工作多年,参与过与 Facebook、Google、Amazon、Apple 和 Microsoft 等大公司的合作,专注于购买和销售用于 AI 开发的数据。
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当前数据市场面临的挑战,包括透明度、用户同意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私人数据进行 AI 开发。这正是创立 Vana 的原因,我们希望实现私人数据的所有权和去中心化,同时保护和赋能用户的权利,创造更优秀的 AI 模型。
微小发报道: Vana 可以被视为一种 VC 币,但其叙事强调用户的数据所有权,似乎与反垄断理念相悖,您怎么看?
Art Abal: 这其实取决于参与项目的风险投资公司和他们的参与条款。在某些情况下,风险投资是必需的,尤其是项目需要大量研究和开发的情况下。Vana 正是如此,我们的优秀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支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研究、测试和开发,从而推动 Vana 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做法一直是与那些长期和我们愿景及价值观一致的风投公司合作。所有合作的风投伙伴都有较长的锁仓期,这样在代币发行时就没有抛售风险。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很多战略价值,帮我们接触到现在的技术合作伙伴以及 AI 和 Web3 领域的重要人物。🤝
我觉得这没啥矛盾。确实,如果某个项目和不靠谱的风投合作,或者签了不利的条款,那可能会出问题。但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条款、项目结构和风投公司本身,看看风投公司与社区长期目标的契合度。这需要仔细分析和研究,而不是简单地认为 VC 币就一定是坏事。💡
微小发报道:在 Vana 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组件?比如数据流动性池 DLP、名古屋共识等等,能不能聊聊您觉得 Vana 最重要的部分?
Art Abal: 我将 Vana 概括为三点:数据聚合、数据验证、数据所有权和可移植性。✨
-
数据聚合:Web2 平台之所以在数据销售上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它们能聚合大量数据,并保持结构化和一致性。Vana 也在做这件事,但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不需要一个中央权威来管理或控制数据。这样就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用户可以自主控制数据,而不是被企业掌控。🌍
-
数据验证:在 Web2 中,这些中心化公司负责验证和确保数据质量,我们对它们的信任有时会被滥用。而在 Web3 中,没有中介,需要一套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系统来验证数据。这正是 Vana 的架构能发挥作用的地方。Vana 保证数据在不暴露底层信息的情况下得到安全验证,保护了数据的价值和隐私,确保没有人能盗取它。🔒
-
数据的可移植性和所有权:数据可移植性意味着数据能够被带到任何地方。通过 Vana,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使用密钥控制。我们的非托管存储系统让你可以像在加密钱包中处理代币一样,授权数据在任何地方流通。在 Web2 中,几乎没有数据可移植性的概念。Vana 实现了真正的可移植性,让用户能够控制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任何地方解锁数据价值。🚀
数据贡献的顾虑 🤔
大家似乎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但还是有点担心,比如说,贡献了数据,那数据安全吗?
Art Abal的解释
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一是系统和技术的安全性,二是行为和激励的安全性。
-
系统和技术层面
Vana 生态有多种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所有权。数据通过你的私钥加密,始终掌握在你手中,基本上就像你的代币一样安全。在处理数据时,除非你主动签署交易,否则数据不会离开你的控制。相较于 Web2 的公司,比如 Reddit 和 23andMe 频繁出售用户数据,Vana 的方式更靠谱。 -
行为和激励层面
Vana 提供透明度和选择权。用户若将数据交给某个数据 DAO,可以查看条款、评估可信度,甚至检查开源代码。这比 Web2 的不透明操作要好得多,用户在数据控制权上获得了实质提升。
散户如何获得 VANA 代币 💰
我经常被问这个问题。散户很快就能在中心化交易平台上购买 VANA 代币,相关信息会很快公布。代币话题大家都很关注,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除了直接购买,积极参与 Vana 网络的用户也能赚取代币,通过贡献数据或参与项目治理等方式。建议大家关注 Vana 的官方频道,后续会有更多信息发布。
VANA 的作用及使用场景 🔍
VANA 代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两个主要应用场景,可以说是核心角色,就像 ETH 在以太坊中的地位一样。VANA 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生态中的 Gas,涵盖发送数据、验证数据以及参与去中心化应用等操作。 数据流动性池(DLP)奖励系统真是个好玩意儿!💰通过这个机制,VANA 代币激励高质量和大批量的数据贡献,数据就是AI最渴望的“食物”。数据 DAO 们贡献数据,轻松赚取额外奖励。代币持有者可以在这些 DAO 中质押 VANA,进一步增加收入,简直是双赢局面!
关于数据流动性池的奖励分配,这可是个精妙的算法。🤔奖励不仅看你质押了多少VANA,还得考虑你贡献了多少数据、质量如何,以及你能带来多少新用户。这一切都围绕着VANA代币的奖励转。
而如果用户把代币质押在流动性池中,也能获得VANA奖励!这就是我口中的数据安全系统,社区成员可以利用VANA代币,让数据聚集并存储在Vana上,简直是聪明又省心。
微小发报道提问:我们知道VANA代币即将上线,以前Paradigm的项目像blur和friend tech的空投让大家有点失望,散户们最关心的就是空投比例和规则,你能透露下吗?
Art Abal回应:由于监管限制,我不能直接聊空投的细节。在Web3的世界里,首批用户通常会获得奖励,尤其是那些参与社区的用户。对于Vana,参与数据DAO早期预挖矿的用户会获得奖励。许多用户通过Discord讨论、分享Vana的信息,或者推广数据拥有的愿景,都会收获奖励。
我们目前启动了16个数据DAO,涉及各种领域,参与机会多得很!在这些预挖矿中留个位置,或者与数据DAO互动,未来都有机会获得空投。
每个项目都各有千秋,创始人在设计空投规则时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Vana幸运地从其他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中吸取经验,我们的目标是推出一个公平的奖励机制,回报那些早期贡献者。
微小发报道再提问:现在很多AI公司用来训练的数据都存在版权问题,似乎还没引起太大反响,你觉得数据版权问题会不会是未来AI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在 Vana 系统中,版权是它的一大优势。用户对数据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并能在区块链上安全交易。我们其实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
-
同意与所有权:用户通过签名交易,获取私人数据的使用权限,形成一个不可更改的同意记录。这确保了在没有用户批准的情况下,数据不会被使用。
-
可追溯性:在 Vana 上,私人数据不仅归用户所有,整个使用周期都在链上可追踪。这意味着有效解决了私人数据的版权问题。一旦数据所有权被记录在链上,任何滥用行为都能追溯到源头。这与 Web2 的公共互联网形成鲜明对比,Web2 中的数据难以追踪,因而版权执行变得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