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波卡生态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随着波卡话题在最近半年的热度不断升温,这位老牌明星公链再次吸引了市场的目光。在近期的牛市中,DOT价格在争议声中一路飙升。波卡基金会这些年所做的努力究竟如何?市场上的质疑又该如何看待?生态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2月3日,微小发报道邀请了波卡Web3基金会的Bill Laboon、Bifros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Lurpis,以及Moonbeam Network亚洲社区负责人Yuki,围绕《2024年的Polkadot生态》主题,回顾Polkadot在2024年的发展重点。
微小发报道:欢迎大家,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自己和你们的项目。
Bill Laboon: 我是Bill Laboon,担任Web3基金会的教育与治理主席。自2018年参与Polkadot项目后,2019年加入Web3基金会,主要负责教育工作。之前我是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后来随着对区块链的深入了解,便投身于这一行业。
Yuki: 大家好,我是Yuki,来自Moonbeam Network,是早期的贡献者之一。关于Moonbeam Network,大家可能记得四年前我们在Polkadot上进行的插槽拍卖,那时的盛况仍历历在目。我们最初的愿景是让Moonbeam Network成为Solidity开发者进入Polkadot生态的桥梁,将以太坊的开发环境带入Polkadot生态。然而现在回头看,Polkadot的发展已经与四年前大相径庭。如今,Polkadot提出了许多新概念和想法,比如Plaza升级计划,基于现有的Assets Hub,不仅支持资产的发行,还兼容Rust和EVM智能合约。这对于我们的平行链来说,也是与Polkadot生态一起升级的过程。 微小发报道:Lurpis登场!作为Bifrost的联创,我和Bill、Yuki一起来到这个Space,想聊聊Polkadot最近的动态。去年,Polkadot在亚洲可是火得一塌糊涂,但这熊市期间却遭到了不少吐槽,还发生了一些戏剧性事件。因此,我们最近一直在研究Polkadot的技术,同时也关注市场的不同声音。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最新进展。
对于不太了解Polkadot生态的朋友们,Bill能不能给我们梳理一下过去一年里那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呢?
Bill Laboon:当然可以!Polkadot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一个是正在进行中的,另一个是未来的规划。首先,Polkadot 2.0的演变,这包括三个部分:异步备份,这项技术的吞吐量是以前的10倍,速度也翻倍了。今年三月,Polkadot 2.0已经上线。此外,平行链拍卖和核心时间(Coretime)及弹性扩展功能也在推进中。这些功能已经在Kusama网络上实现,预计很快会在Polkadot上线,让你可以使用多个核心,方便扩展和收缩你的平行链。
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升吞吐量和平行链拍卖。以前启动平行链得赢得拍卖,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做到。第二个重点是提升可扩展性,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改进。最近在Kusama网络上测试时,每秒达到了87,000笔交易。我们正在努力让开发者在Polkadot上开发得更顺利。
接下来是Polkadot未来的发展计划。首先是Plaza升级,未来你不需要再构建平行链,就能直接在Polkadot上编写和部署智能合约。我们的发展方向是JAM,一个更先进的Polkadot版本,可以创建各种不同的服务,编程体验也会更轻松便捷。不过,今年的重头戏是Plaza升级,预计明年中会推出。而JAM计划还需要些时间哦! 关于 Polkadot 的去中心化程度,真的是越发厉害了!😏 我们 Web3 基金会对此深信不疑。现在我们的 Nakamoto 系数 达到了 131,简直是生态圈中的顶尖水平。别忘了 Open Gov,这也是去中心化的关键,所有的决策权都在 DOT 持有者手中。
过去一年,Polkadot 的发展可谓出色!我们发现了哪些方法奏效,哪些又不太行。Open Gov 帮助大家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我们有了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和可持续的国库。最近调整了通胀率,减少了通胀,同时增加了国库资金,这让 Polkadot 生态和链本身能够自给自足,完全不依赖 Web3 基金会或社区的支持。通过 Open Gov 和进一步去中心化,我们正在努力让它独立运作,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前进。
当然,挑战也不少,尤其是完全的链上治理,所有事情都由 DOT 持有者来控制。我们学到了两个重要的教训:第一,协调是关键,不是管理和命令,而是确保每个人都有开放的沟通渠道,能在这个去中心化的生态中制定合理的计划,这才是我们的真正努力方向。我们有很多开放的渠道,比如 Polkassembly 和 SubSquare,这些网站是生态治理中的热门选择。
第二个挑战在于预算。国库中可用的 DOT 数量是有限的,以前任何人都能提交国库提案。现在虽然仍然可以提交提案,但社区在支出方面缺乏监督。在 Alice 和 Bob 的协助下,我们制定了国库提案和赏金标准,还考虑了预算如何进行数字分析。如今我们的国库不会亏空,可以支持生态的持续发展。在支出方面更加严格,确保 Polkadot 资金花在真刀实枪的开发上。真正的挑战是 OpenGov 平台的开发,而我们已经做到了!现在有了明确的规划和预算,去中心化也没有妥协,这对于 Polkadot 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微小发报道:Bifrost 自上一个周期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多链发展的道路,但始终对 Polkadot 生态保持高度关注和活跃。能否跟我们聊聊 Bifrost 在过去一年的进展以及在 Polkadot 生态构建的成果呢?对于 Bifrost 而言,Polkadot 2.0 生态又有什么样的机会呢?
微小发报道:刚刚提到的 Polkadot 2.0,涵盖了许多技术发展,这也是 Bifrost 深耕 Polkadot 生态的重要原因。Bifrost 提供全链流动性质押服务,这就需要用到跨链技术,而 Polkadot 目前推出的方案正好契合我们的业务需求。
关于 Bifrost 的简介:我们专注于全链流动性质押服务,除了 Polkadot,我们还可以通过跨链互操作为各类 POS 区块链提供流动性质押,简单来说,我们在 Polkadot 框架上开发出了一条平行链。从 TVL 数据来看,我们是 Polkadot 上最大的流动性质押提供商。相较于其他智能合约开发的应用,我们的优势在于跨链互操作性,除了 Polkadot,我们还为 Moonbeam、Manta 等链提供流动性质押。
在这个周期,我们常常对 Polkadot 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吐槽,最常见的就是大家不知道 Polkadot 的应用在哪,如何使用 Substrate 框架开发链。实际上,Polkadot 1.0 给人的感觉是“一键做链”,而现在许多以太坊的二层解决方案或 OP Stack 也能实现类似功能。Polkadot 2.0 除了支持链的构建外,还可以部署各种应用。以 Bifrost 为例,我们可以提供标准化的多链产品,并共享流动性,帮助不同区块链解决流动性碎片化和治理权缺失等问题。 在 Polkadot 生态中,结合 meme 币的应用场景相当有趣😏。比如说,你可以将 vToken 和 meme 币在 Hydration 中组成流动性池(LP)。由于 LST 是带息资产,它的价格会持续上涨,因此参与 LP 还能带来更多收益,类似于以太坊生态的 Restaking。再举个例子,在跨链互操作的背景下,你可以利用 LST 的利息去投资 meme 币。Hydration 是 Polkadot 上另一条 DEX 平行链,你可以把 vDOT 跨链到 Hydration,并使用 Hydration 的 Yield DCA 机制,利用 LST 质押的奖励来购买 meme 币,简而言之,就是用利息参与 meme 币的投资。这些都是当前应用场景中的简单结合。
平行链在提供跨链流动性方面,相比智能合约有额外的优势。Bifrost 主要利用 Polkadot 的 XCM 进行跨链互操作,而如果使用跨链桥,中间会存在流动性限制。平行链通过 XCM 实现跨链互操作时,并不会面临流动性限制,跨链成本也更低。对于项目方来说,若一个桥需要锁定流动性,就必须有激励措施;而不需要锁定流动性时,项目方可以将激励用于其他 DeFi 部分,为用户带来更高的衍生收益。总的来说,Polkadot 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构建,但如何利用这些基础设施让应用落地,还需持续探索。
微小发报道:Bifrost 在多链领域发展已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关注多链,那么 Polkadot 生态的定位是什么呢?在多链生态中如何主导市场?
Lurpis:主导市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技术而言,Polkadot 的技术架构已经相当完善。Polkadot 1.0 解决了以太坊 2.0 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扩容和跨链互操作。虽然以太坊也在努力解决跨链互操作,但尚未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大家发现,面对这么多 Rollup,流动性又分散,想要落地一个新颖的应用其实很难。毕竟,用户导向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需要有用户和资金的流入。Polkadot 2.0 推出的 JAM,并不是想要创造一个新的叙事,而是针对当前以太坊 2.0 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 之前有个 KOL 提到,当前的 Rollup 面临着一些挑战。以太坊的 Rollup 正走入 Polkadot 曾经走过的死胡同,技术上这叫跨链的原子互操作性。简单来说,这让基于 Rollup 的可组合性应用变得很棘手,结果就是 Rollup 的流动性和用户群体被分散了。实际上,Polkadot 的 JAM 解决了这个问题,JAM 不仅仅是一个链,任何程序都能在 JAM 上实现。可以把 JAM 想象成 Polkadot 中继链或者空间抽象的终极版本。
Polkadot 上一轮火热,但缺乏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有两个:插槽成本太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插槽拍卖完后,开发落地至少需要三个月,这让人很难在拍卖完成后立刻上线应用,导致市场预期大幅落空。在这一轮,除了 meme 币有资金流入,其他方面进展不大,然而 Polkadot 依旧在不断交付基础设施。基于这些基础设施,开发者可以打造一些创新应用。例如,在 Hydration 通过利息参与 meme 币,在以太坊上称之为 Restaking,而在 Polkadot 上则是完全去中心化的,跨链互操作下 Gas 费也很低。所以,依然是应用导向。
微小发报道:Moonbeam 在 Base 链上推出的 Moonwell 最近表现不俗。相比之下,您觉得 Polkadot 生态需要哪些因素来重新点燃流动性和热度?Moonbeam 在过去一年做了哪些努力?未来会聚焦哪些方向?
Yuki:刚才两位提到 Polkadot 的发展,Moonbeam 其实是紧跟其后。我们确实落实了 Polkadot 提出的新技术。比如我们现在有两条网络,Moonriver 和 Moonbeam,都完成了升级。以前每出一个块需要 12 秒,现在通过异步备份,只需要 6 秒,用户在这条链上的体验得到了极大改善。包括最终确认的速度和延迟也显著提升。 polkadot 最近推出了 assets hub 和 plaza 升级,还把 EVM 兼容的智能合约装进了 assets hub。moonbeam 的角色也在变化,之前我们只把 moonbeam 视为 Solidity 开发者进入 polkadot 的桥梁,因为 Substrate 和 Solidity 之前不兼容。不过 moonbeam 一开始就支持钱包地址格式兼容 Substrate 和以太坊的 API,这对开发者和用户来说体验超好。现在,随着 polkadot 承担了 moonbeam 的早期角色,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定位。正如 lurpis 所说,公链技术再怎么推陈出新,最终服务的还是终端用户和开发者。
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吸引更多用户和流量。这里有个好机会,就是借助 polkadot 生态。首先提到的就是跨链互操作性,moonbeam 成功连接了各个平行链,还有一个国民基金会发起的 APP,可以把 Bifrost 的代币或 DOT 转换成兼容 ERC20 格式的原生代币。这是利用了 polkadot 生态的 XCM 技术,可以理解为 cosmos 的 IBC。过去两年,moonbeam 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计划用自家的 AMM 作为流动性交换口。不过仅仅在 polkadot 生态内还不够,因为链太多了,关键是如何帮助用户迅速转变流动性,提高他们在不同链上的盈利能力。今年我们也在研究各种钱包,比如 polkadot 生态的 nova wallet,他们最近推出了一款基于 telegram mini APP 的自托管钱包,用户可以直接在 telegram 上操作 DOT/KSM,真是方便得不要不要的!💸 对于 Moonbeam 来说,除了与 Polkadot 生态互动,我们还在积极寻求与其他生态的合作。最近,我们推出了一个社区治理提案,提到我们在探索主动验证服务(AVS),这是 Eigenlayer 的一个术语。Moonbeam 也在思考,或许我们能成为 DeFi 的核心,为那些提供再质押和主动验证服务的代币创造更丰富的流动性和应用场景,毕竟这是质押服务提供商目前所缺失的。
依托 Polkadot Substrate 的优势,Moonbeam 在以太坊生态中快速构建出很多需要耗费时间才能实现的性能。这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方向。
微小发报道:Polkadot 生态的收益支撑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提升整个生态的活跃度?Polkadot 生态如何借助像 Moonbeam 这样的应用实现繁荣发展呢?
Yuki:大多数 DOT 持有者都倾向于进行质押,从质押收益率来看,Polkadot 在众多公链中排名靠前。当前的挑战在于如何为质押的 DOT 提供更多流动性。目前有一些解决方案,比如 Bifrost 提出的 vToken,它被纳入了不同的 DeFi 应用中。其中一部分与 Moonbeam 生态的 AMM(StellaSwap)合作,另一部分则投入到 Moonwell,为用户提供收益率。然而,这些解决方案可能还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因为应用场景相对单一,不如 EVM 生态那么多样化,无法进行多种借贷循环、再质押或加杠杆等操作。我认为 Moonbeam 可以通过提升网络速度来吸引更多 DeFi 协议,并为 Polkadot 生态注入活力。 在生态中挖掘 Alpha,得从几个角度切入🚀。低市值的平行链Token值得关注,通过分析市值和市场潜力,Alpha机会闪现✨。再者,开发者的成本与收益也是关键。流动性质押这事儿看起来有点老套,但它在 DeFi 领域的TVL可是最大的哦。简单来说,开发的协议得赚钱,才能给用户发糖🍬,就是发行代币,看看能从中拿到多少收益。
Polkadot的CoreTime上线三个月,链的成本竟然只要原来插槽拍卖的0.1%!在Polkadot上搞一条链,月成本大约230美元,而以太坊Rollup便宜的也要12000美元,是Polkadot的47倍!如果开发者的协议连成本都赚不回来,那就没利润,也就无法给客户持续的收益。即使有再质押,如果没有市场买单,最终还是散户接盘👀。想要持久收益,开发者得在成本低的地方做应用,这样才能给用户带来稳定的收益💰。
微小发报道,Moonwell在Base生态的发展很不错。Moonwell和Moonbeam之间会有更多互动吗?能不能把Base上的目光引到Polkadot生态呢?🤔
Yuki说,Moonwell在拓展到Base链之前就推出了WELL代币,Moonbeam合作将WELL治理代币部署到Base链上。今年2月,Moonwell发布了提案,通过Moonbeam生态集成的跨链互操作协议Wormhole Bridge Adapter升级,允许WELL代币在Base网络上进行原生投票和质押。
这次升级让WELL代币在Base和Moonbeam之间的转移更顺畅。原生代币在Moonwell上是用我们的代币标准,升级后成了多链XC20标准,能在Base和Moonbeam之间自由转移。WELL代币已经为多链提供了流动性。未来是否会有更多Token这样发展,得看市场需求啦📈。 moonwell 是个独立项目,最开始是在 moonbeam 网络上运行,后来又扩展到多链。平台和应用之间互相支持,我们根据需求来满足多链扩展,而不是像早期的公链那样限制应用只能在自家链上。如今,多链扩展已成趋势,moonbeam 也在提供相似服务,欢迎更多应用与我们合作🤝。
微小发报道:亚洲市场目前主要关注 sol 和 eth 生态,大家认为 polkadot 在亚洲社区未来该如何建设?用户又有哪些机会呢?
bill laboon:我们一直重视亚洲社区。中国是 web3 基金会在资助金额和数量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对亚洲来说,确保 polkadot 生态有更多亚洲开发者很重要,因为 web3 基金会的理念是用户会跟随开发者。我们在努力提供更多支持,吸引 builders 开发出亚洲用户想要的产品。通过我们的资助计划和投资像 polkaport east 这样的项目,web3 基金会将吸引更多亚洲开发者参与 polkadot 生态的建设。
yuki:这正是 polkadot 生态中缺失的部分。对于开发者来说,polkadot 的开发者教育做得相当不错。每年都有 pba program 专门为工程师提供密集的全日制开发课程,学完后可以立即应用所学知识。我们看到一些实例,工程师学完课程后创建了技术 dao,或直接加入某个生态成为核心成员。此外,polkadot 的中文社区也提供免费的教育课程,比如从零基础学 substrate 和 solidity,教你如何快速开发一条供链,提升公链性能。特别是那些从互联网转型到 web3 的技术人员,对这些课程很感兴趣🚀。 学完课程后,Polkadot 立马给你实践机会!通过黑客松,你能检验自己的创意是否能打动市场。如果你的想法有机会被认可,Polkadot 生态会发给你申请链接。每年 Web3 基金会为参赛项目提供大量资助,项目方不用担心早期缺乏资金的问题,轻松搞定!
🎉 Lurpis 提醒:开发者们,现在参与 JAM 客户端的开发,奖金池高达 1000 万个 DOT,已经有 32 个团队加入。参与 JAM 的开发不仅能拿奖金,也是融入 Polkadot 生态的绝佳方式哦!
Space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