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ement生态Alpha探讨:流动性与开发者机遇

2024-10-22 17:24:00
Movement 生态通过流动性质押协议(LST)和创新平台,展现了 Web3 和 DeFi 的潜力,推动代币流动性和用户收益的提升。

近期,微小发报道邀请了 Movement APAC 的 BD 负责人 Joe Chen、Thunderhead 的联合创始人 Damon Spiegel、Gasyard 联创 Avinash、PicWe 联创 Beihai,以及 Movewiffrens 的合作伙伴关系负责人 Roy 一同参与 Space,探讨 Movement 生态的 Alpha 机会。 接下来是本次 Space 的文字稿整理。


微小发报道:大家先来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Joe Chen: 大家好,我是 Joe,负责 Movement 在亚太地区的市场拓展和社区建设,今天能和大家分享 Battle of Olympus 的获胜者,我非常开心。

Damon Spiegel: 嗨,大家好,我是 Thunderhead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我们坚信每条链上都应该有 LST(流动质押协议),所以我们在 Movement 上构建了这一协议。这可是 Movement 生态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流动质押协议的构建将与 Movement TGE 同时进行,所有参与者,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都能获得代币,参与流动质押并获取协议奖励。

Avinash: 我是 Gasyard 的创始人之一。Gasyard 是个复杂的金融协议,我们的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帮助开发者解决问题。市场上的链越来越多,每条链都有其独特优势,用户在选择时常常面临困扰。用户只想简单操作,而背后的技术细节其实并不太关心。为了实现流畅的用户体验,我们推出了 Gasyard Bridge,能让你在不到十秒内完成跨链资产转移。 大家好,我是微小发报道。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两位在币圈沉浮多年的大佬。

  1. Beihai:这位老兄自 2014 年就开始在币圈里打拼,十多年如一日,专注于构建各种技术和基础设施。从 2018 年起,他把重心放在流动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他发现,在经历了 BTC 和 DeFi 的牛市后,流动性成了圈子里的最大痛点。公链和应用纷纷锁定资源,但他觉得我们得找办法释放这些资源,以便未来用户只需拥有某个生态下的资产,就能轻松实现全链消费。为此,他的团队 PicWe 已经全力以赴,后续还会详细讨论这个话题。

  2. Roy:大家好,我是 Roy,咱们的项目是 Movement 生态里的社交媒体平台 Movewiffrens。我们瞄准那些对 Movement 感兴趣、想深入了解 Move 语言的小伙伴。目前,Movewiffrens 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 11 万,月活跃用户达到 4 万,最大的市场在印尼、越南和印度。

微小发报道还想问问大家,最近不少新公链生态比如 Monad 和 Berachain 正在热火朝天地举办开发者激励大赛,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还不太了解 Movement 生态的朋友们,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次 Battle of Olympus 活动的初衷吗?它展现了怎样的生态文化?还有,与其他生态相比,这次活动的胜出者筛选标准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微小发报道:Movement 正在推行一个名为 Movedrop 的新计划,旨在激励用户、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们发挥各自的特长,为整个生态贡献力量。这次的 Battle of Olympus 活动专注于开发者,希望能成为首个全球黑客松,鼓励创业者们借此机会体验 Movement 生态,并通过 move 语言开发未来的区块链应用。同时,还希望能够激发创业者们的大胆想象,去探索那些行业内尚未出现的新应用。

🎉 Movement 的文化可谓多元而包容!根据数据,这次黑客松共收到约 2000 个项目申请,其中超过 30% 的项目是以团队形式参加。这意味着活动吸引了来自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0 到 4000 位开发者,其中很多人是首次接触 Move 语言。这对 Move 生态系统来说,简直是个巨大的飞跃!与其他生态的黑客松不同,我们的评选标准有三大关注点:首先,团队的执行能力是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两三个月中,我们与所有参与团队保持沟通,观察他们的执行和协作能力。其次,产品的创新价值,无论是从技术创新还是用户体验的角度。最后,关注应用与 Movement 生态和技术的紧密关联性,看看哪些应用只有利用 Movement 的技术才能实现。

有意思的是,Movement 官方此次并没有参与评选过程。这次评审完全交给了第三方 VC 和行业资深开发者进行打分,比如 Polychain 的合伙人等。我们只提供了评选标准,后面就交给评委们来协助评分啦。


微小发报道:作为 LST 协议的佼佼者,Thunderhead 可以说是 Movement 生态的流动性基石,但与许多 LST 协议不同的是,Thunderhead 特别强调多链生态的发展。能不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Thunderhead?还有,多链发展的策略对于生态的重要性又在哪里呢? 微小发报道 报道,Damon Spiegel(Thunderhead)指出,行业中的流动性质押协议(LST)市场渗透率普遍偏低,只有一两个代币的渗透率超过了30%。比如,Lido 在以太坊和 Solana 生态系统中的表现非常突出。不过,如果看看其他生态,很多 LST 质押代币的市场占有率仅有1%、2%或3%,这表明质押量其实不多。某个协议如果有超过30%的原生代币处于质押状态,那安全性、流动性和去中心化都能显著提升。因此,我们的目标是为每个生态打造一个“小型Lido”,确保流动性质押协议的普遍存在。我们大约一年前推出的协议Chainflip,代币质押率达到了36%。

提高质押率不仅可以增强协议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我们还会邀请专业的节点运营商支持生态的验证过程,比如引入像Stake.US这样的顶尖公司作为验证者。值得一提的是,LST本身也是治理代币,所有参与质押的用户都有投票权,决定引入哪些验证者。若我们需要更改参数或调整验证者和节点运营商,用户同样拥有投票权,当然,协议的奖励部分除外。💪 确实,Movement 是个超级大项目!我们之前在 Chainflip 上试图搭建流动性质押服务平台,同时也计划在 Thunderhead 上支持更多协议,比如 Elixir、Arch Network、Mitosis、Covalent 还有2025年产品路线图里的几个项目。💥在 Movement 生态中,我们与多个 DeFi 项目合作,这些项目将为我们提供额外的流动性。通过这些流动性质押协议,用户不仅能获取协议奖励,还能增强协议的安全性。我们的理念和愿景是,在每个生态中构建一个 LST 流动性质押协议。我们特别期待 Thunderhead 即将在 Movement 生态上线,整个团队和生态系统都非常优秀!感谢每一位听众,感谢你们了解 Thunderhead 的信息。👏


微小发报道:作为将流动性引入 Movement 生态的关键,Gasyard 专注于 Gas 优化,旨在尽可能降低用户入门时的成本。能否简单聊聊 Gasyard 是如何优化 gas 成本的?在链抽象和意图叙事日益重要的今天,Gasyard 的发展方向又会是怎样的呢?🤔 微小发报道:Gasyard 正在全力提升用户体验,摆脱传统桥接的繁琐。像是“烧毁铸造”和“锁定释放”这两种方法,交易确认的过程中得来回折腾,用户在 A 链烧代币,等半天再在 B 链加代币,真是个麻烦。但是,GasYard 让这一切变得简单多了!想从 A 链转资产到 B 链?GasYard 轻松搞定!我们通过中继实时处理每笔交易,迅速完成桥接,省时省钱,简直太赞了!

刚才提到的链抽象和意图叙事,简直是下一个大热门!链抽象可不仅是把用户带上链,更是让他们随心所欲地使用各种应用,这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它为开发者提供便利。构建多链基础设施可不简单,互操作性和跨链通信的复杂性让新手开发者头疼。我们希望通过链抽象来简化这一切,让新手更容易入门。对 GasYard 来说,链抽象的意义不言而喻。未来,我们还将推出支付、贷款服务等新产品,推动链抽象发展,用户和开发者能轻松实现跨链操作,真是太期待了!🚀


微小发报道:PicWe 作为 Movement 生态中的流动性协议,致力于让用户获得最大化的资产收益。能简单聊聊 PicWe 以及它的 B2B2C 模式吗?未来 PicWe 用户的主要收益来源又是什么呢? 今天聊聊 Movement 生态的 Alpha 🌟,我们 PicWe 作为这个生态的原生项目,专注构建 DeFi 类基础设施。重点是如何在这个生态中找到赚钱的机会💰。

回顾币圈的发展历程,最初只有比特币 BTC。那个时候,围绕 BTC 开发就能抓住 Alpha 机会。后来出现了 28 条公链,每条都有可能成为第二大链。以太坊崛起后,大家纷纷推出“以太坊杀手”,这给了我们不少机会。如果你参与过 Polygon 生态,肯定记得那种一个月内代币涨 170 倍的疯狂。

那么,终局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已有 500 多条链,约 350 条活跃。尽管流动性从 8,000 万美元涨到 2 亿美元,随着链的增多,流动性却被稀释。这一轮发展缺乏新的大叙事,人人都能赚钱的机会也没了,资金都分散了。PicWe 早在 2018 年就预见到流动性会被分散,因此开始了初步构建。

PicWe 的核心在于如何聚合流动性🔗。流动性聚合的关键在于跨链桥。虽然跨链桥能在链间转移流动性,但只能转移主流资产,而中长尾资产却无法通过桥接转移。桥接的模式就像沃尔玛的超市仓储,只能提供特定商品。

想买非主流商品该怎么办呢?看看亚马逊和淘宝,它们用的是 P2P 模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完成任意 Token 转移。PicWe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桥接模式与其他项目不同,用户在 Movement 生态上可以用 MOVE 代币购买任何 Token。🚀 我们可以想象,Movement 上线后,持有 MOVE 的人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原本,如果你想在 Base 链上玩个 meme,得先把 MOVE 换成 USDT,然后通过跨链桥转移资产,再去买相应的 meme 代币。但有了 PicWe,用户可以直接用 MOVE 购买任何 Token,想买哪个直接下单,无需麻烦的桥接,因为这些资产都是互联的。这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虽然能让用户留在生态内,但流动性问题依然没解决,第二步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流动性中赚取 Web3 的增长收益。Web3 的核心是 DeFi,而 DeFi 的核心又是增长。我们能否只持有一种 Token,比如 MOVE 或 USDT,就能享受到全链的收益?PicWe 的 P2P 模式正是为此而生,用户只需持有一种 Token,就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P2P 流动性操作。

在现有的 DeFi 模式下,LP 是怎么获利的呢?你可以创建一个 MOVE 对 USDT 的交易对,然而你只能赚 MOVE 对 USDT 的收益,MOVE 对 USDC 或 SOLANA 的收益就无缘了。但在 PicWe 生态中,用户只需提供 MOVE 这一个代币,就能获得这条链上的所有流动性,获得全链流动性收益。未来的方向,首先是全链支付,其次所有用户只需持有一种 Token,就能持续为整个 Web3 的任何链提供流动性,这样收益会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你的资金随时都在为不同 Token 交易对提供流动性。

另外,我们选择在 Movement 上开发,是因为 Movement 的 TPS 高、稳定性强,且包容性极佳。分享个小故事,PicWe 早期在 Movement 上开发,采用了 Movement 的 MEVM 技术,这个 Solidity 的兼容器,结果我发现 20 分钟就能完成整个部署!Movement 对 Solidity 和其他技术的包容性,才是公链的未来。最后,Movement 生态中有很多项目尚未发币,但他们具备从小做大的潜力,前景可期!🚀 微小发报道:在社交平台的发展道路上,过去的尝试似乎都没能大获成功,但Movewiffrens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Movewiffrens?另外,Movement生态能为社交协议带来哪些特别的好处?

Roy(Movewiffrens): 其实,其他社交平台并不是完全失败了。它们找到了一部分用户,但缺乏明确的目标受众,导致用户体验和内容质量都不如人意。相比之下,我们的目标受众非常明确,那就是真正投入Movement生态并使用MOVE语言的人群。

我们自我定位为一个社交中心,各种项目在这里汇聚,用户不仅可以学习和讨论Movement生态,还能探索如何从中获益。清晰的受众与目标,让Movewiffrens在发展中始终保持专注。Movement生态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只要Movement向前发展,我们也会一直活跃。

我们的独特优势在于那些为Movement生态贡献力量的人们。此外,我们还得到Movement Labs的支持。在产品方面,我们正在打造一个休闲游戏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互动、玩游戏并获得奖励。一旦这个功能上线,我相信Movewiffrens会因此拥有另一个显著优势。


听众提问环节:



用户 1:后续Movement生态对于在黑客松中获胜的项目是否会有资金支持?这些项目都比较新,接下来是否会有一些用户激励计划呢? 微小发报道:

🎉 黑客松赢家支持
Joe Chen 表示,所有黑客松的赢家将获得高达 10 万美元的支持!接下来,曼谷将迎来 Dev Connect 和泰国区块链周,所有获胜团队都将受邀参加线下活动。关于未来的消息还有很多,暂时不便透露更多细节哦。

🤝 用户互动与开发激励
Roy 提到,Movewiffrens 在获得奖励后,部分用户会激励开发者,助力新功能的不断开发。同时,他们在加强用户互动平台的建设。

🧐 Movement 的后发优势
用户 2 提问,Movement 作为新兴 Layer1,相比 Aptos 有哪些优势?在生态增长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战略呢?

🚀 生态多元化发展
Joe Chen 透露,Movement 除了自建主网外,还有基于以太坊的 Layer2。在生态布局上,不仅关注 DeFi、社交和游戏,还在构建基础设施。目前已有 3-4 个基础设施项目准备使用 Movement framework 来搭建自己的 Layer2。大约一个月前,有关 Lync 和 Nexio 的融资新闻显示,它们分别完成了百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且都采用 Movement framework 打造定制化公链。

未来,Movement 将着力推动一个更加多元的生态系统。他们相信,下一代 Move 必须具备多样性,期待不止 Sui、Aptos 和 Movement 三条以 MOVE 语言为基础的公链。同时,去中心化排序器作为底层架构的一部分,将连接所有基于 Movement Framework 构建的 Layer2,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小发报道

  1. Beihai的观点
    作为开发者,我想分享些想法。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在 Movement 上推出了我们的产品。选择 Movement 的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这个生态不仅涵盖了 MOVE 系列,还容纳了 Solidity 项目,未来将蓬勃发展。Movement 可不仅仅是把现有的东西简单搬运过来,它是两个生态系统的碰撞,带来了以往无法实现的创新。

    TPS 也是个关键点,随着项目的不断加入,Movement 链能否保持速度至关重要。它采用了多条排序器,确保 TPS 达到高水平。Movement 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和而不同”的理念,希望所有生态共同发力,激发出新的活力。💥

  2. Damon Spiegel的看法
    我觉得公链性能是个重要因素,基于 Move 语言的构建也让这个生态独具优势。社区的力量也很关键,我从未见过哪个新生态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近百万粉丝。Movement 拥有强大的开发者社区,甚至在 TGE 之前就有开发者在测试网上构建产品。

    我相信一旦项目发币,接下来的三到六个月可能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到 2025 年,Movement 或许会成为加密领域的新宠儿。虽然我无法预言未来,但我对 Movement 非常乐观。🚀

  3. 关于空投计划
    用户只需按 Movedrop 计划参与,后续会有空投份额哦!🎉

Reminder: Develop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currency and investment, approach blockchain rationally, and stay aware of risks. Report any illegal activities to the authorities
温馨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 English ·
  • 简体中文 ·
  •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