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 SynFutures:去中心化衍生品的未来与空投
微小发报道:SynFutures 将于 今天(12月6日)新加坡时间下午6点 正式启动 TGE,并进行社区空投。本文将回顾 SynFutures 的成长历程和生态亮点。过去一年,去中心化衍生品领域的两个明星,一个是 Hyperliquid,另一个则是 SynFutures。上周,Hyperliquid 成功完成 TGE 并进行了空投,创下了历史上最大的空投金额,令大家对同样在衍生品赛道的 SynFutures 充满期待。今天的文章将帮助读者了解 SynFutures 的发展历程、当前行业地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1. 深耕去中心化衍生品赛道的 SynFutures
SynFutures 团队自 2021 年起专注于去中心化衍生品赛道,并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三次迭代。第一个版本是支持期货交易(到期合约)的 AMM,于 2021 年在 Polygon 上线,用户最高可使用 10x 杠杆进行交易。同时,团队还开发了全网首个 BTC 挖矿难度的交割合约,矿工可以根据对比特币挖矿难度的预测,进行多空操作。在第一个版本上线的 1 年半内,累计交易量达到了 187 亿美金,这在当时的 spot dex 和 perp dex 概念阶段,成绩非常亮眼。
如果说第一个版本是 SynFutures 的 MVP,那么第二个版本则是其在去中心化衍生品领域更进一步的探索。第二版本聚焦于永续合约市场,毕竟相比于到期合约,永续合约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和更高的交易量。基于此,SynFutures 推出了业内首个纯链上的去中心化期货和永续合约交易平台,同时允许用户无许可创建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 这一版本的最大变化在于支持的交易对增多,除了 BTC、ETH 等主流交易对外,还涵盖了当时 Polygon 网络的主流资产,帮助 SynFutures 成为 Polygon 上交易量最高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之一。 而在运营和开发这两个版本的基础上,出于提升资金效率的考量,SynFutures 今年推出了专为衍生品交易设计的 Oyster AMM,其资金效率最高可提高 26666倍。自推出以来,累计交易量已超过 2000亿美金,在所有 perp dex 中交易量排名第 5,与更早推出的 GMX、Hyperliquid 等协议相比,表现丝毫不逊色。💰
致力于成为衍生品赛道的 UniSwap
SynFuturesV3 借鉴了 UniSwapV3 的集中流动性模型,推出了专为合约交易开发的 Oyster AMM (oAMM)。这个模型允许流动性提供者(LP)将流动性集中在特定价格区间,从而最大化资金效率和流动性深度。在保持完全去中心化的同时,oAMM 为交易者提供了优质的交易体验,尽可能减少交易滑点。🌊
-
集中供暖流动性 —— oAMM 允许 LP 将流动性添加到指定的价格区间,极大提高了 AMM 的流动性深度和资金利用效率,不仅支撑了更大、更频繁的交易,还为 LP 创造了更多的手续费收入。其文档显示,资金效率最高可达原来的 26,666.6倍。
-
纯链上订单薄 —— oAMM 无需依赖中心化服务器,成功实现了 纯链上订单薄,做市商可以通过下限价单进行做市,并直接获得 ⅓ 的交易手续费分成。这一设计吸引了中心化交易平台的做市商参与链上做市,提升了交易体验。
-
无许可上币 —— oAMM 还具备与 UniSwapV3 相似的 permissionless 特性,支持任何 ERC-20 token 作为保证金,并在 30秒 内完成上币流程。这意味着任何项目方都可以在 SynFutures 上创建自己的 token 永续合约市场。
-
Perp Launched —— 基于无许可上币的特点,SynFutures 最近借鉴 Pump.fun 的模式,推出了业界首个衍生品永续合约发行平台。项目方只需利用自己的项目代币提供流动性,就能开启自己的永续合约市场,并从用户交易中获得手续费收入。🚀
数据表现 回顾近几年去中心化衍生品的演变,新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旧的则悄然陨落。尽管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市场份额仍然微乎其微,甚至不到 5% 的水平。这一方面与 DeFi 的发展遇到瓶颈有关,另一方面则是衍生品赛道对速度的高要求,而底层公链在这方面的限制也制约了赛道的进一步创新。
🔍 SynFutures 表现惊艳
在短短 9 个月内,交易量突破 2200 亿美金,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
- 日最高交易量 17 亿美金
- 数据显示,自 7 月 1 日在 Base 上线以来,10 天内交易量就突破 1 亿美金
- 累计交易量接近 400 亿美金,日均交易量为 2.4 亿美金
- Q3 交易量占 Base 网络接近 50%
- 最近 24 小时的交易量占 Base 网络的 68%,是第二名的 4 倍
- 整个平台排名第二,仅次于 Hyperliquid
根据 DefiLlama 数据,Q2 和 Q3 链上永续合约交易量达 11857 亿美金,其中前三名的交易量占比超过 45%,依次为 Hyperliquid (16.94%)、dYdX V3 & V4 (14.37%) 和 SynFutures (14.11%)。
团队实力
SynFutures 的团队在金融、衍生品、TradFi 和 DeFi 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团队成员既有传统金融的老兵,也有在 DeFi 领域活跃的 Degen。创始人 Rachel 在 2018 年加入比特大陆后,参与创立了 Matrixport。因对 DeFi 的浓厚兴趣,她于 2021 年初创立了 SynFutures,获得了包括 Pantera、Polychain、Dragonfly 和 SIG 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累计融资超过 3740 万美金。
代币经济学模型
上周,SynFutures 宣布成立了SynFutures 基金会,并推出了其原生代币 F 💰。很快,空投的具体细节和 TGE 日期也会一并揭晓。
从公告中得知,SynFutures 基金会将专注于推动协议的长远发展,借助社区的治理提案来实现集体决策。F 代币将分配给:
- 社区
- 早期支持者与顾问
- 基金会金库
- 核心贡献者
- 协议开发
- 流动性支持
持有者不仅享有治理投票权,还能获得手续费返还、质押奖励和第二季空投的额外奖励等权益。
F token 总量为 100 亿,具体分配如下:
- 28.5% 给社区
- 23.5% 给早期支持者和顾问
- 15% 给基金会
- 15% 用于后续协议开发
- 3% 用于流动性
初始流通量为 12%,其中空投部分为 7.5%。
上线时间方面:
- 12月2日 在 Bybit Launchpool 上线,12月5日 结束;
- Bybit 首发时间定在 12月6日(周五)新加坡时间下午6点;
- 社区空投也将在同一时间同步开放领取。
去中心化衍生品赛道的增长空间依然巨大,业界急需创新者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SynFutures 在过去一年中表现不俗,为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机会。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创新,推动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