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Read Write Own》:a16z创始人的16个启示
微小发报道
从《Read Write Own》这本《纽约时报》畅销书中提取的16个深刻洞见
想更深入地探索科技、商业与初创企业的世界吗?对互联网的历史与未来感到好奇?需要一份关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运动的重要性的小白指南?别担心,我们为你准备好了!
在这里,我们整合了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所著《Read Write Own》中的一些亮点与犀利观点。这本书信息量爆表,深入剖析了金钱与权力在网络中流动的隐秘机制。作为a16z Crypto的创始人,迪克森凭借多年的初创企业投资经验,揭示了主导我们生活的网络背后的运作方式,并探讨如何重塑这些网络,让互联网用户真正成为拥有者。
书中探讨的观点为商业与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培养创新,到抢占颠覆先机,再到勇敢投资非主流方向。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称其为“关于互联网未来及实现路径的引人入胜的愿景”。无论你是对加密领域的狂热爱好者,还是刚刚入门的新手,或只是对这个领域的风云变幻充满好奇,这本书都能带给你启发。
以下是书中最吸引人的几段,每一段都蕴含着重要的启示:
-
关于“许可”的本质
在商业中,寻求许可并不像向父母或老师请示那样简单,获得的答案也不是黑白分明的“是”或“否”。在商业领域,许可常常成为伪装的暴政。那些主导市场的科技公司利用“许可”的权力,阻碍竞争,扰乱市场,进而从中获取利益。 -
软件作为艺术
软件不仅是工程的结果,更是一门艺术。 🎨 代码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像雕塑或小说一样,给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这不仅让人们能够开创新的风格和流派,还大大拓展了可能性的界限。
区块链的解决方案 🔗
区块链的未来承诺让它能够创造全新的网络,解决了早期网络架构的诸多问题。它不仅连接人们,构建社交网络,还赋予用户更多的权利,打破了企业的垄断;它支持市场和支付网络,促进商业活动,同时降低了中介费用;更有甚者,它催生了新的可货币化媒体和沉浸式数字世界,创造出能让创作者获益的人工智能产品。
问“区块链解决了什么问题?”就像问“钢材相较于木材有什么优势?”一样。虽然木材和钢材都能建造建筑,但钢材让工业革命带来了更高的建筑和更坚固的铁路。同样,区块链能创造出更公平、更持久的网络,展现出更广阔的未来。
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
我们现在的选择将塑造互联网的未来:谁来构建、拥有和使用它?创新将在哪里涌现?每个人的体验又会如何?区块链和它支撑的网络释放了软件的艺术潜能,而互联网成了创作的画布。这一变革有望改写历史,重塑人类与数字世界的关系,重新定义我们的可能性。这是一次创造理想互联网的机会,而不是被动接受已成的模式。
网络设计与命运 🧭
网络设计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它是一个组织框架,使数十亿人能够有序互动,决定了赢家和输家的命运,其算法影响着资金和注意力的流向。网络的结构不仅引导自身的发展方向,还决定了财富和权力的集中地。即使是微小的软件设计决策,在当今互联网规模下,也可能引发深远的连锁反应。分析互联网权力格局时,“谁掌控了某个网络”才是关键问题。
协议 vs 企业 ⚖️ 像电子邮件这样的【协议网络】和推特这样的【企业网络】之间,最大区别在于:电子邮件的网络效应属于一个【社区】而非某个公司。它没有任何公司在背后操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支持底层协议的独立开发者所创作的软件来使用。开发者和用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决定开发什么、使用什么。而影响这个社区的决策,完全由社区成员共同决定。💻
新技术的影响
新技术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两种:
- 以更快、更便宜、更简单或更高质量的方式完成本来就能做的事情;
- 实现以前根本无法做到的新事物。
在新技术发展的初期,第一类应用通常更受欢迎,但真正对世界产生长远影响的,往往是第二类应用。🚀
企业控制的互联网
企业网络的结构非常简单:一个公司掌控核心,提供集中式服务。这个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随时以任何理由修改服务条款,决定谁能访问网络,及资金如何流动。💼
企业网络的中心化在于,所有规则最终由一个人决定,通常是首席执行官。
区块链作为非共识的赌注
区块链是个独特的存在,属于一种非共识的赌注。尽管很多人(包括我)看到了它的潜力,但主流机构往往对此视而不见。科技行业普遍认为,只有现有巨头关注的技术改进才算重要,比如更大的数据库、更快的处理器等。这种观点简直太短视了。🔗
爱好如何推动未来产业
与主流技术不同,「外源型」技术通常从边缘领域崭露头角。它们由业余爱好者、技术狂热者、开源开发者和初创企业创始人推动,在主流之外孕育。这些努力往往投入较少的资本和正式培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平了与行业内部人士的竞争环境。
然而,较低的门槛也让业内人士对这些技术及其推动者缺乏重视。🎨
爱好是未来产业的催化剂。它们往往是最聪明的人在没有短期经济目标束缚下投入的精力。我喜欢说,最聪明的人周末做的事情,十年后会成为其他人工作日的日常。💡
代币的简单性
代币的「是什么」远不如它的「能做什么」重要。 代币的魅力在于它们能够象征任何数字资产的拥有权——无论是现金、艺术作品,还是照片、音乐、文字、代码、游戏道具,甚至是投票权和访问权限。更妙的是,通过一些附加模块,代币还可以与现实世界的物品相连接,比如实物商品、不动产,甚至银行账户里的美元。只要能用代码描述的东西,都能通过代币进行购买、出售、使用、存储、嵌入和转移,简直是个无所不能的数字工具!💻✨
如果这些听起来有点简单甚至微不足道,那其实正是代币设计的精髓——简单就是一种美德。
所有者 vs. 使用者
所有权的概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让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它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买的衣服只限于当时的场合穿;如果你的房子和车子不能转售或再投资;或者到哪里都得重新换名字,那生活得多麻烦啊?这就是今天数字世界中企业网络的样子。
区块链如城市
区块链的运作方式跟城市规划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启动一个区块链网络就像在一片空地上建立新城市。城市设计者先搭建一些基础设施,再设计土地分配和税收激励体系,以吸引居民和开发者。产权——也就是所有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产权所有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他们可以安心拥有并投资自己的财产。随着城市的发展,税基也在不断扩大,税收被重新投入公共项目,比如街道和公园,更多土地分配出去,城市因此不断繁荣。
通过代币恢复社区
区块链网络将社区所有权深深植入其核心设计,几乎成为了它们的DNA。
虽然像狗狗币这样的「迷因币」看起来像个玩笑,但它们展示了用户如何通过多种代币(不论是搞笑的还是严肃的)寻找归属感,填补数字世界中的社交空缺。
这些代币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工具,它们成为了人们凝聚社区的桥梁。通过持有代币,用户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社区的参与者和所有者。这种设计赋予用户权力,打破了传统平台经济中由中心化公司主导的局面,为更多去中心化、基于共同目标的社区开辟了可能性。
区块链作为网络宪法
网络设计者有机会借助区块链打造由代码执行的正式规则,这些规则如同网络的宪法。宪法的具体内容可供争论、辩论和实验,但其存在及将规则牢牢嵌入不可篡改软件中的能力,代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进步,这在以往网络设计中是无法实现的。
1. 加密货币的两种文化 💰💻
区块链吸引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
文化一:计算机
这群人视区块链为构建新型网络的工具,坚信它将引发一场全新的计算革命。 -
文化二:赌场
另一方则专注于投机赚钱,把区块链当成创造新代币进行交易的工具,这种思维就像在赌博。
但可别让「赌场」的嗡嗡声影响了「计算机」的创新。
2. 美好的旧时光 🌟
区块链如今正处于计算机发展的风口浪尖,就像八十年代的个人电脑、九十年代的互联网,以及二十一世纪的手机。
当我们回顾计算机历史上的经典瞬间,脑海里浮现出诺伊斯与摩尔,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佩奇和布林。那些业余爱好者在探索、争论中推动技术进步,夜以继日地「敲代码」,成为创造者。
现在并不算晚,反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天正是重新想象网络的最佳时机!软件是个无与伦比的创新游乐场,你无需接受现有互联网的局限,可以创造更好的未来……作为建设者、创造者,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拥有者。
你就在这里,正是「美好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