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加密项目营销真相:靠自己才能成功
最近在匈牙利的小镇上,我和朋友吃饭,聊了聊加密行业的营销。说实话,跟朋友们聊这话题还挺有趣的,因为我的家人和老朋友们根本搞不懂这个行业,大家肯定能理解这种孤独感吧?
我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和一家加密营销机构的悲惨经历(不说名字,怕他们伤心)。我听得哭笑不得,毕竟他不是个营销人,能理解他的无奈。我为他团队浪费的时间和金钱感到惋惜,忍不住提醒他:“我早就说过,别找营销机构,没一个‘好’的。”
我接着告诉他,指望营销机构主动写出高质量内容是个大错特错。他们根本不会帮你定义品牌、理解项目的独特性,也缺乏足够的创意动力——毕竟他们的精力分散在多个客户身上。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残酷的现实是,你的项目可能在营销机构眼中优先级低于那些大客户。因为对他们来说,大客户更有价值,不光是因为长期合作关系。在加密行业,网站上的LOGO和行业影响力就像是一种通货,留住最有价值的客户是营销机构生存的关键之一。
营销机构真的无用吗?🤔
其实也不是那么绝对。我知道,大多数营销机构的员工每天都在拼命工作,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他们的客户能获得价值,往往是因为这些客户自己已经清楚了叙事方向,或者至少知道自己想要的品牌形象。营销机构的作用,应该是在需要大量内容生产或者特定营销活动时,提升短期或中期的输出能力。
「麦当劳式」营销困境 🍔
营销机构👔只是工具,达成目标的手段,而不是能让你的营销瞬间变得牛逼的「X 因素」💥。这些机构常常自夸在品牌建设和技术领域的专业性,给小项目带来一种错觉,以为能帮你稳住阵脚。但别被他们网站上那些光鲜的「LOGO x LOGO」案例给骗了——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只合作了一个月就散摊了?
真正的加密行业「营销人」😎,至少得具备比开发者关系(DevRel)稍微逊色的技术理解力。可这些机构的员工,谁愿意在低薪的8小时工作之外,还去钻研链上技术呢?
想象一下,你拿着麦当劳店长的工资,却要掌握预言机、数据库、零知识证明、MEV、AI、借贷、质押、再质押等复杂概念,你愿意干吗?🤔
在这些机构的层级结构中,虽然偶尔会有一些优秀的高级经理,但他们大多数时间忙着团队管理和制定策略,跟客户没啥直接关系。有些管理者甚至要同时照顾7-8个客户账户。而糟糕的管理者呢?整天在电话会议里闲聊,一点实质性工作都没。
相对而言,底层员工尽管薪水微薄,但对行业满腔热情,愿意深挖客户项目,构建有价值的叙事📈。但可惜,他们往往被中层管理者挡住了去路——这些管理者更关心KPI,看重数量而非质量。如果每个客户都要求全面的营销策略,机构就得在时间投入上做取舍,而这些取舍通常是为了机构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市场需求。
这并不意味着营销机构的模式完全失败,问题在于管理者缺乏担当,无法设定合理的客户期望。
高级管理层当然不想失去客户,也不想与客户发生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为了机构生存和客户利益,管理者必须学会对客户说「不」✋。同时,项目方也得意识到,没有哪个营销机构能替代优秀的内部营销人员。
内部营销才是王道 🚀
在加密行业里真正牛的营销人,都是凭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和行业连接成长起来的。他们最终成为了优秀的社区经理(@thisisfin_)、增长负责人(@0xMista)、营销主管(@lou3ee)、叙事负责人(@kramnotmark)。他们的强大,正是因为他们真正融入了这个行业。🌟 我的看法是,深耕行业才是王道,不然你就只能在边缘打转。若对领域一无所知、又无法与受众互动,创意从何而来?换句话说——市场营销和市场调研可是你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哦。
营销的「可提取价值」(MEV)
如果你的项目在考虑引入营销支持,那就直接找个营销人员吧。雇佣第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就像给新军团选了个首席将军。他将主导整个营销战线,决定是继续扩张团队,还是借助外部营销机构。
如果你非要找营销机构,那至少确保内部有个明确的战略负责人。他们得能制定清晰的任务,传达给营销机构,确保最大化利用其执行能力。
举个例子,内部营销负责人每月得发布四篇博客文章。他可以让营销机构帮忙写一半,甚至全部内容——前提是要提供所有必要的资源和指引。如果他能制定出色的策略,合理分配任务,推动业务增长,那他就是个优秀的营销人。反之,若营销机构能高效执行这些任务,那它才算是一家「合格」的机构。
不过,营销机构的价值本质上依赖于客户的质量。如果你的项目毫无特色、没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PMF),即使再好的营销机构也帮不了你。反之,若你的项目有很多故事,但却不知道怎么表达,那营销机构也无能为力。
但如果你的项目清楚目标,仅需执行者,那营销机构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你能像管理内部团队一样管理他们,定期提供更新、指导和反馈。经验法则是:永远不要让营销机构成为你的第一个营销雇员。
那些自称比内部营销人员强四倍的营销机构,简直就是胡扯——这甚至可以算是他们自己的「劣质营销案例」。实际上,他们能提供的价值其实很简单(甚至有点乏味):如果你需要额外的执行人手,他们有一定的行业人脉,那或许适合你。但相较之下,内部团队更具优势,因为你能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和成长,真正融入行业后,营销工作自然能做得更好。
失败的沟通
归根结底,营销机构和项目方都有一个共同问题:沟通能力差得可以,简直是「狗屎级别」。 营销机构的核心就是沟通,但他们有时言过其实,让客户的期待飙升到不切实际的高度。🤯 项目方接受了这些华丽的承诺,幻想着机构能带来超乎想象的价值,却往往忽视了主动管理外部团队的重要性。结果呢?双输的局面就这样悄然出现。
生来没有赢家,也不存在所谓的“好”营销机构。无论你选不选择机构,最终决定成败的,始终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