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Z揭秘CEX公告交易:如何捕捉上币机会

2024-12-01 17:58:00
本文专访小 Z,深入探讨了 CEX 公告交易的策略及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的潜力与挑战。

自10月以来,CEX的上币策略变得相当复杂。💰无论是ACT、PNUT还是MOODNEG,许多人因这些新币的上线而实现了财富自由。每次CEX发布公告时,埋伏在潜力币种背后的玩家们都会屏住呼吸,期待自己能成为那个幸运儿。

除了埋伏,还有一些像小Z这样的玩家专注于研究CEX公告,形成了独特的「公告交易」策略。小Z凭借对CEX的深入理解,不仅成功埋伏了多个潜力币(如CAT和MOODNEG),还在公告发布后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如PEPE、ACT、OL)。于是,微小发报道特意和小Z聊聊这门鲜为人知的公告交易。


微小发报道: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公告交易」的?


小Z: 我在2021年牛市期间入场,可以算得上是经历过一轮牛熊的老手。2022年,我在知乎上看到了方程式创始人的文章,受到Vida的启发,开始研究CEX的公告。实际上,公告中蕴藏着不少机会,但很多人往往会忽视。例如,在上一轮牛市中,binance和coinbase的上币效应非常好,很多人通过提前埋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另一些人则在公告发布后第一时间追涨,同样也能有所斩获。

再说2021年那波牛市,那时的情况与现在大相径庭,并没有那么多VC币。某些CEX一开盘市值就能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上线后往往只会割韭菜。相比之下,当时许多币的市值只有几百万或几千万,这让「公告交易」的玩家们通过提前埋伏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一些聪明的资金会找到公告中的测试漏洞,提前识别并埋伏进去。而这一轮,Upbit和binance的上币效应依然不错,但感觉中文社区对此关注度不高。我觉得这个领域依然是蓝海,于是开始深入研究。不过,这一次的玩法与之前差别很大,coinbase的上币效应不再那么强,而且小市值项目上线交易所的机会也大幅减少。


微小发报道:能否举一些测试漏洞的例子?聪明的钱是如何发现这些漏洞的? 小 Z:说到漏洞,其实挺简单的,像工程师的疏忽就是个经典例子。以某 CEX 为例,这家平台不仅有主网页,还有各种公告网页。比如要发布 listing 公告,就会在公告页上推送。这样一来,网站上的接口就多了起来。有时候开发或测试工程师会不小心,比如原定晚上 10 点发布的新闻,结果在 9 点 50 后端就提前泄露了,等正式公告出来时,大家早就知道了,这种情况可不少见。

再说一个是测试工程师的漏洞。有些测试工程师喜欢用同一个钱包反复测试某个链的币。比如 CEX 要测试 Solana 链的 B 代币,而上次他们也测试了 A 代币。这样一来,这个钱包就成了测试工程师的“常客”。于是,链上的高手就可能通过捕捉这些测试钱包的信息,提前获得潜在的 listing 消息。😏

微小发报道:那么,关于 Coinbase 这轮上币效应的看法呢?为什么感觉和之前的表现差那么多呢?

小 Z:Coinbase 这次的表现确实不咋地,造福效应远不如当年。我觉得主要是监管的缘故。不过,也有一些币的上币效果不错。比如在 RWA 板块的 ONDO,最初在 Coinbase 上线后,价格涨了十几倍。还有一个是 AERO,Aerodrome Finance 的 DEX,今年初上线 Coinbase 时价格只有 0.09,后来一路拉升,最高涨到 2.3 美元,差不多有 20 倍的涨幅。当然,这也多亏了它们上线时的市值相对较低,像 AERO 刚开始市值只有 1000 万美元,拉盘起来比较容易。💸 除了那些市值较低的币种,大市值的机会其实也不少,像最近上线的一些 meme 币。比如说 PEPE,在 Coinbase 上线后居然涨了 50%!当然,背后还有其他因素,比如 upbit 和 robinhood 的影响。不过像 WIF、FLOKI 这种市值较高的 meme 币,在 Coinbase 上线后也不甘示弱,涨幅超过了 30%。整体来看,机会还是存在的,但由于监管原因,这一轮 Coinbase 的上币情况有点平淡。不过,Coinbase 这一波牛市给了很多创新一个机会,让许多项目在 base 生态中蓬勃发展。如果以太坊还有希望的话,唯一的救星恐怕就是这个 base 生态了。现在以太坊生态中一些有趣的创新,比如 AI pump.fun,全都在 base 上结果,其他 L2 链上可真是冷冷清清的。


微小发报道:您现在对于公告研究最多的是哪些方面?


小 Z:在上一轮牛市时,我还是个小白韭菜,瞎忙乎,研究杠杆、合约、链游啥的。其实我从这轮 23 年到 24 年才开始关注公告方面的信息。我的朋友开发了一个公告监控程序,能追踪更多 CEX 的公告信息。除了几个头部 CEX,我还关注一些二线的。在每个 CEX 发出公告后,我都会去研究,看看有没有机会,分析公告内容和新闻效应,做复盘。渐渐地,我也了解到了新闻交易,或者现在流行的消息面交易这种模式。比如大家知道的方程式新闻,通过这种「新闻交易」我从 ACT 赚了百万美金。当然,方程式交易需要点技术,不是每个人都能用这种策略。所以我开始研究一些手动交易的机会,比较适合我们这些没有科技背景的玩家。

  1. eliza 的大小写大战 🔥

    大家都知道 a16z 的 eliza 有过一场大小写之争,其实这和 neiro 的逻辑基本一致。不过,neiro 上线了大平台 CEX,能不能复刻呢?我觉得未必哦。eliza 的「社区」和「阴谋集团」争议不断,双方争得不可开交。那时候,大写的 ELIZA 拉得飞起,小写的却被很多人追捧,结果不少人被套了。

  2. 观察者的智慧 👀

    当时争论刚开始的时候,我选择了观望,并没有急着上车。直到我在 HTX 的公告里看到他们要上线小写代币,这才让我心动。毕竟,这意味着 CEX 是支持小写的呀!果然,最后小写超越了大写,真是出乎意料。

  3. CEX 的财富密码 💰

    不仅是几家头部 CEX,各个 CEX 的公告里都藏着财富密码。但要记得,解读这些信息时得结合具体热点、大环境和代币基本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抓住机会哦。

  4. 微小发报道:可以分享更多「公告交易」的实例吗? 小 z:当然可以聊聊这事啦。最近 OKX 上的公告简直是机会的宝库。比如说 OL 这个代币,我是以 0.025 的价格入手的,结果在 0.1 的时候就卖掉了,真心不多有人注意到这样的机会哦。11 月 18 日,OKX 宣布要上线 Openloot 原生代币 OL 的现货交易,开放充币时间定在当日下午 2 点,集合竞价则是 11 月 19 日的 8 点到 9 点,开盘时间是晚上 9 点。大多数人看到这里就打住了,甚至可能连公告都懒得点开。

重点在于 Openloot 的基本面。Openloot 是个游戏 bigtime 的 NFT 交易平台,用户在买或者租赁、购买时间水晶等高级货币时,可以用 OL 作为支付手段。OL 的初始流通量仅有 2 亿枚,但总量却有 50 亿,初始流通率简直低得可怜。bigtime 的代币刚上市的时候,也是以超低的开盘价出场的。不过 bigtime 当时限制地区,没法让中国人直接交易,只有通过 API 下单,或者得把 bigtime 充值到所里才能交易,结果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事。开盘价是 0.002,结果一天后就涨了好几十倍。

所以经过一番研究,我觉得 OL 具备了 bigtime 当初低开盘的潜力。而且在 11 月 19 日的集合竞价阶段,OL 的集合竞价价格在 0.02 左右(最后开盘时大约是 0.025)。如果按 0.02 来算,OL 的流通市值才 400 万美金。就算你没能在集合竞价中低价买到 OL,但开盘后 OL 的市值在 1000 万左右维持了挺长时间,盈亏比依然给力得很呢。💰 还有个新鲜事儿就是 Morpho。虽然 MORPHO 的市值比 OL 要贵点,但机会依然存在。📈

  • 调研是关键:MORPHO 是个 2021 年上线的老牌 DeFi 项目,跟 OL 一样,总共 10 亿代币,但只流通了 1 亿,市值大约 1 亿美金。这个市值在很多人眼里,既不算低也不算高,盈亏比不算太理想。

  • 集合竞价的巧妙时机:11 月 21 日下午 5:05-6:05,MORPHO 开启了集合竞价,开盘价竟然飙到 4 美金,而链上的价格最开始才 1 美金。看到这个差价,我们有大约一个小时可以提币到交易所。就算提币速度慢,上币后也有 2 个小时来慢慢消磨这点差价。

  • 研究 CEX 公告:所以,核心还是得研究各大交易所的公告,看看有没有隐藏的机会。


微小发报道:看到每个交易所的公告,你是怎么应对的?


小 Z:这要看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公告。有些公告提前发布,比如 OL 上新,提前两天通知,这时你可以充分调研这个币的基本面和相关信息。比如,开盘流通量是多少?早期玩家的成本如何?实际流通和锁仓情况又是怎样?这种公告给你充足的时间去研究。

还有些公告不给你留时间,你得提前准备好。比如 BN 上线的 ACT,当你看到公告时,立刻去查基本面,比如市值和流动性。然后按照自己的策略快速买入。现货的收益通常大于期货的。当 ACT 的市值只有几千万时,简直就是个性价比高的机会。

总结复盘也很重要,得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些币,它们的基本面如何?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该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突发公告就需要手快了。像方程式新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赚了不少,最近 ACT 事件后,大家也开始慢慢了解他们的交易手法,甚至有人专门跟单他们的地址。💰🔥 除了现货公告 ACT,还有合约公告。🔥通常我们会觉得现货的上币效应比合约要强得多。举个例子,MOODENG在上架前市值只有6000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阴跌洗盘。虽然这个币只有合约,但因为市值很低,而且基本面也不错,所以上合约后仍能带来强劲的上币效应。💰假设按当时的市值买,最多也就是亏50%,但一旦上了币安现货,涨幅有可能达到3-5倍,盈亏比相当诱人。这样的操作是可以尝试的,但如果某个币的市值已经达到五六亿,那无论如何提前布局都不太合适了。


微小发报道:怎么看待其他生态的项目?比如最近热门的 Desci 概念。


小Z:Desci 这个叙事其实早在22年就已经出现了,但当时正值熊市,市场流动性不足,这个概念没能火起来。在2022到2023年的熊市里,Coinbase 的创始人投资了一个项目叫 RSC,他时不时在社交媒体上提到这个项目。虽然一开始没什么声音,但去年12月突然爆发了一波。之后又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 BN 宣布投资 Bio,以及 CZ 和 V 神在曼谷的一些关于 Desci 的举动,才让这个概念重新火热。🔥Desci 的叙事绝对是个大咖推出的,而不是自然发酵的。这样的强推概念,市场反应就得打个问号。

再说说 Coinbase 带头的一些概念,Depin。现在整个赛道冷清,大家讨论的都是「meme」和「AI」,很少有人提到 Depin。Coinbase 上线了不少 Depin 的代币,比如 MOBILE HONEY,BN 后来也跟风上线了 IO。但这种强推的概念市场不一定青睐,结果大家现在也看得很清楚。Desci 也是这种类型,所以建议大家做好功课,灵活应对,伺机而动。

Reminder: Develop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currency and investment, approach blockchain rationally, and stay aware of risks. Report any illegal activities to the authorities
温馨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 English ·
  • 简体中文 ·
  •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