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原因揭示Solana无法超越以太坊
全球金融系统的核心——以太坊✨
以太坊如同新兴的全球金融系统之心,串联着各种 L2 和 L1 应用,简直无人可敌。尽管有些人幻想 Solana 能够摇身一变,成为这个核心,但实际上它注定无缘这一荣耀。
四年前,以太坊稳步转型,致力于发展 L2 和 L1 应用。如今,它的核心战略已被视为顶尖的 L1 模式,真是高明之举——虽然仍在起步阶段,但只要留意,就能发现它的成功之处,比如模仿是最诚挚的赞美,以及 L2 的主导地位。
Solana 在 degen/meme 的增长与 SOL 价格方面表现斐然,但我认为 Solana 的领导层开始意识到 L2 可能会蚕食其他 L1 的市场份额。现在,他们似乎在暗示 Solana 也可以像以太坊一样转型为核心。
然而,从根本上讲,Solana 不适合成为 L2 的核心,甚至难以承载全球级的 L1 活动。
🔍以下是我的详细分析:
-
以太坊的成功:Solana 领导层逐渐意识到以太坊在 L2 核心战略上的优势。
-
最初的承诺:Solana 曾高调宣称会以超快且低廉的费用服务全球,幻想让单一的 Solana 链统治整个世界。这是他们的「单一化」时代,曾引以为傲,但逐渐失去光彩(毕竟,单一链根本无法兼顾全球需求)。
-
市场营销的转变:转而使用「集成」这一术语,Solana 的战略似乎在悄然变化。💡
总之,尽管 Solana 的发展引人注目,但要想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今年年中,Solana 终于意识到 L2 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领导层发现,越来越多的旗舰应用开始搭建专属的 L2 应用链。毕竟,用户们都喜欢 L2 带来的控制感和定制化,同时又能融入更广泛的生态圈,而无需自己费劲去维护共识机制。
早些时候,有位颇具影响力的 Solana 社区成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激烈的看法,迫切呼吁 Solana 必须采纳 L2。当时社区对此反应激烈,因为领导层尚未认识到 L2 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与此同时,一个重要的 Solana 开发团队开始转向在以太坊上构建 SVM L2(从 Sol L1 应用程序转型为以太坊 L2),这促使 Solana 的领导层逐渐倾斜于 L2。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没有承认以太坊早已看清 L2 的重要性,而是声称自己的 L2 只是“网络扩展”,这确实是个营销上的大转变。
类似于 Solana 最近提出的“真实 TPS”概念,他们不得不发明这一说法,因为多年来,许多信息网站对 Solana 的 TPS 数据进行了误导性报道,包含了 80% 的共识开销。尽管许多网站仍声称 Solana 的 TPS 达到 3000,但实际上,它的真实 TPS 仅约为 750。
他们的新“真实 TPS”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的“错误 TPS”报告。我认为,对于那些认真考虑链上投资的人,应该仔细审视 Solana 的声明——很多说法在近距离审查下,根本站不住脚。
快进到这个月,Solana 的领导层开始探讨如何简单地转型为以太坊的核心战略,为什么现在 Solana 会倾向于以太坊的核心战略?答案显而易见。
因为大家清楚,全球需要更多新链,而 L2 通常比其他 L1 更具性价比(这也是 Coinbase、Kraken、索尼、EVE Online 等选择 L2 的原因),因此,成为 L2 的核心无疑是个顶尖策略。那么,Solana 能否成功转型为这一核心?答案是否定的,这一策略对 Solana 来说并不可行。
原因如下:
-
Solana 的速度和成本无法满足即将到来的全球需求。
-
Solana 的去中心化程度不足,难以吸引真正的大额资本。
-
Solana 根本无法成为 L2 的竞争性全球核心。
-
速度与成本:solana 把共识和执行捆绑在一起,结果是比单独执行慢,成本更高。最具扩展性的 L2(只需执行,无需共识,还能享受跨 L2 的信任网络效应)很快会在速度和成本上超越 solana,比如 megaeth。
-
关键点:solana 不仅无缘成为核心链,甚至很快就会失去最快和最便宜的地位。
对于某些人(包括不少投资者)来说,现在的 solana 可能显得像「最佳选择」——比以太坊更强大。但这其实并不真实。很快,solana 无论在技术还是经济方面,都不会再有优势。
到目前为止,虽然 eth 在和 btc、sol 的竞争中略显劣势(这一季还没结束),但以太坊却在进行更深远的布局,像下棋而非跳棋。以太坊正朝着在链上捕获大部分增长的「战争」迈进,走向全球普及,因为以太坊的扩展方式符合现实运作——通过 L1 核心和 L2 市场。
以太坊早已证明,成为核心就是最佳的 L1 策略。虽然 solana 的领导层可能会暗示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但实际上他们无法实现。
solana 永远无法成为全球核心的五个原因
- 缺乏真正的客户端多样性
客户端多样性意味着你的链是由多个独立程序并行运行的。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攻击(多个独立开发团队和编程语言)和意外(多个代码库,bug 通常只局限于单一代码库)。
客户端多样性是成为全球核心的必要条件。要实现这点,必须没有单一程序能够控制大多数验证者的股份。至少需要三个独立的链客户端,并在它们之间均衡股份。同时,还需要一个在链客户端上的 PDF 协议规范和研究社区。这个协议规范定义了链的「定义」,确保所有客户端朝着同一目标努力。
目前,solana 只有一个生产客户端(agave rust)。虽然 solana 正在尝试构建第二个客户端(firedancer),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协议规范和研究社区,加上 agave rust 客户端高度优化并强烈依赖底层硬件,使得提取底层设计并转化为 PDF 协议规范,进而在新客户端中实现变得极为困难,因此进展缓慢。 微小发报道:firedancer 距离在生产环境中运作 50% 的股份还有一段路。个人觉得,可能得花上几年,而不是几个月。
即使 Solana 成功上线 firedancer,他们依然没法实现客户端的多样性。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第三个生产客户端,才能确保没有单一客户端控制超过 50% 的股份,而两个客户端是无法达成这个目标的。三个客户端之间的股份需均衡,且所有客户端都得是 100% 原创代码,代码不能重叠、开发团队不能重叠,代码依赖或库也得不同,并且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
相比之下,以太坊有四个符合这些标准的生产链客户端,并且已经保持多年。
高带宽要求导致的中心化风险
Solana 的链对带宽要求极高(推荐的上传速度是 10Gbps),这在现实中引发了明显的中心化风险。全球核心的目标是尽量降低各种风险,因此,设定如此高的带宽要求显得不切实际。
想要满足高带宽要求并不简单。虽然你可以购置一台强大的计算机并将其运输到其他地方,但是在很多地区,特别是那些不受控制的企业数据中心或 VPN 外,根本无法达到 10Gbps 的上传速度。
核心能够在几乎任何地方运行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任何场所运行的可信威胁——甚至未来完全不依赖数据中心——是降低风险的关键。虽然 Solana 当前推荐的上传速度是 10Gbps,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要求只会增加。带宽问题对于 Solana 来说,未来并不会变得更好。
未来停机的高风险
Solana 过去曾多次暂停,缺乏以太坊那种协议级别的回退机制,无法在「最终确认」未完成时继续生成区块。
当 200 个国家信任一个全球核心,拥有 100 万亿资产时,核心必须始终信守承诺,包括绝不下线,这一点至关重要。
缺乏经济去中心化
大约 2% 的 SOL 在 TGE/ICO 期间公开出售,这意味着约 98%(!!)是内部分配。而以太坊在早期出售了 80% 的代币,并经过七年的高通胀 PoW 机制,ETH 的分配相对广泛,因为矿工几乎需要抛售所有的 ETH 来支付挖矿成本。
从经济和运营的角度看,Solana 还是相对集中。这种集中性带来了显著的风险,降低了其作为全球核心的适用性。 5. zk 证明聚合的 L2 结算 🚀
zk 证明聚合的 L2 结算意味着,L1全球核心在追求可扩展性时,完全不需要牺牲去中心化。虽然以太坊 L1 对扩展执行没有特别关注,但所有 L2/L3 以及成千上万条链,都能通过 zk 聚合在以太坊上进行结算。
相比之下,Solana 过于专注于 L1 执行扩展,这给全球核心在实现去中心化和可信中立性方面带来了额外压力。
所以,Solana 永远无法成为新的全球金融系统的核心。
我觉得,Solana 甚至不会成为“一个”核心,因为它的年均市场份额在关键的、难以操控的指标(如非本地应用资本或主要企业整合)上会继续下滑。链上环境下,全球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以太坊的 L2 或 L1,而非 Solana 或其他链。问问 Coinbase、Kraken、索尼、Visa、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有许多现有和即将到来的企业与政府,你就明白了。
任何认真进行链上尽职调查的人都能认同我的观点,包括那些准备投资或构建的企业和政府——这很快会涉及到全球所有的企业和政府。
以太坊是新全球金融系统的核心,其他链根本无法与之匹敌,包括 Solana。L2 正在侵蚀其他 L1 的市场份额,同时 ETH 作为货币的分配将使其获得显著的价值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