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困境:Vitalik与新主席的抉择

2025-02-26 19:26:21
以太坊基金会新主席 Aya Miyaguchi 的任命引发社区广泛争议,反映出以太坊在加密行业向右转型背景下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Vitalik 最近心情不太好😔。

当他在加密推特上看到那些风投公司和KOL们大肆宣传一个让99%用户亏钱的PVP赌场是加密行业的最佳市场契合时,Vitalik觉得很无奈。他心中暗想,想要更好的东西却被视为“居高临下且精英主义”的指责,真是让人心累。

更别提那些对以太坊基金会内部运作一无所知的人,竟然告诉他该把谁踢走、谁可以进来,还期望他在两周内搞定一切,简直是天方夜谭。

2024年对以太坊的团队和社区来说,注定不容易。社区的愤怒情绪像过山车一样,时不时就会来一波,关于ETH价格的嘲讽梗图更新频繁。

除了Vitalik,还有一个人也在默默感到不适,那就是以太坊基金会的前执行董事Aya Miyaguchi(宫口礼子)。一年前,Aya曾向Vitalik提出想从执行董事转任基金会主席的想法,如今这个想法终于实现。但这消息在以太坊社区中却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大家对此普遍不满。

新主席的争议

过去一年,Aya在以太坊社区的争议可谓不断,尤其是在中文和英文社区中都引发了不少讨论。

与此同时,以太坊最大的竞争对手Solana在沉寂中重生。除了创始人Toly为“Solana赌场文化”的各种meme站台外,Solana基金会主席Lily Liu的贡献也得到了社区的认可。她提出的“用链上质押生息支付链下现实交易”的PayFi概念,举办的高质量黑客松,以及对Solana生态优质项目的投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相比之下,不少以太坊社区的成员认为,Aya在担任以太坊基金会执行董事的这7年里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成果。英文社区中,以CoinMamba为首的交易员和KOL们对她的怨念最深,直言“被雇佣做一份不具备资格的工作7年,却没有任何贡献,却照样拿到报酬”,让人哭笑不得。 他们甚至想通过舆论施压让 Aya 离开,发出“Aya 离开的那一天就是以太坊的解放日”、“Aya 离开的两周内 ETH 就会新高”、“我们继续施压,她就会辞职”等一系列言论。更有甚者,竟然对她发出不理智的辱骂和死亡威胁。

回想起过年那段时间,Vitalik 在推特上频繁破防,抄送 Milady 的抽象用语,甚至表达过想离开以太坊等“精神状态良好”的言论,正是因为那时,他受到了社区巨大的舆论压力。

面对 CoinMamba 等人要求“解雇 Aya”的声势,Vitalik 有些破防,连发七八条推特,表示“决定以太坊基金会领导团队的人只能是我,Milady!”、“希望大家说话不要太刻薄,Milady!”、“说辱骂言论的人都是恶魔,Milady!”、“Milady!”

Aya 的 7 年,有贡献吗?

今年是以太坊 ICO 的 10 周年,而 Aya 在以太坊基金会已经工作了整整 7 年。

Aya 接任之前,基金会的执行董事是亚裔 Ming Chan,她在 IT 和管理咨询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在 2015 到 2018 年期间,Ming 负责基金会的日常运营,确保其规范管理,推动技术开发和社区运营在法律和监管框架下顺利进行。

自 2018 年,Aya 接替 Ming Chan,重新明确了以太坊基金会的职责。

“如果说 Aya 任职期间什么都没做,这真有点不客观。”以太坊生态的协议研究员 Lida 对微小发报道表示:“她的贡献在于每年举办的 ETH Devcon 或 Devconnect 会议,都是 Aya 的努力成果。而且,ETH 的活动在这些年扩展到全球,向各地社区活动提供了无附加条件的资助。”

此外,基金会的职责还包括维护执行客户端 Geth,主持各类电话会议(例如由 Tim Beiko 主持的 All Core Devs(ACD),由 Alex Stokes 主持的 All Devs Consensus(ACDC)等),进行以太坊技术研究、路线图制定等等。 「在这几年的调整下,以太坊的研究团队几乎成了基金会的独立部门,制定了路线图,并且有多个团队并行开发几十项工作,每年还会进行两次 Reddit AMA。」Lida 提到。

最近,以太坊基金会的成员调动显示出研究团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组,除了将其划分为 5 个研究小组外,stokes ( https://x.com/barnabemonnot ) 和 barnabe ( https://x.com/ralexstokes ) 也联合担任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说到 Aya,大家对她的主要批评点之一就是缺乏管理经验,虽然她的工作成果不太明显。」Lida 继续说道,和曾在 IT 和管理领域工作的 Ming Chan 不同,Aya 曾是日本的一名高中老师,教育行业工作超过十年。

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教育行业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Aya 感受到了一种「不配得感」。

「我们需要传达的是人类交流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教书,难道不需要先学习吗?我因此陷入了困惑,最终决定辞职。」Aya 在采访中解释了自己离开教育行业的原因。

辞职后,Aya 报读了美国商学院的研究生项目,专注于小额信贷领域,但她对赚钱并不热衷,「我需要一份工作才能长期留在美国,而不读研究生很难找到工作。」

正是在这段时间,Aya 进入了加密行业。

「大概在那个时候,我有幸与虚拟货币交易所 Kraken 的创始人 Jesse Powell 交谈,感觉区块链与我研究的金融包容性和小额信贷有很大关联。创始人问我是否愿意帮忙,于是我加入了 Kraken。」Aya 回忆道,最初她负责 Kraken 在日本的业务,后来还成为了 Kraken 日本的董事总经理。

时间回到 2013 年,Vitalik 还在比特币杂志撰稿,采访各种人士的同时,他也会讨论比特币的改进之处,这就是以太坊的起源。

「据说 Kraken 的创始成员很支持新技术和人才,欣赏 Vitalik,因此在 Vitalik 撰写以太坊白皮书期间,他曾在 Kraken 的办公室待过一段时间,甚至创始人还让他住在自己的一间空房间里。」 在这里,Vitalik 结识了在 Kraken 工作的 Aya。

以太坊是文化项目

最近和朋友闲聊,他提到一个观点:「团队的每个成员其实都是创始人价值观的延伸,即便 web3 的权力再怎么去中心化,这也不会改变。」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刚被任命为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团队联合负责人的 Stokes,在推特上置顶了他2022年写的一句话:「以太坊首先是一个文化项目,我们只是用软件来发力。」

而在社区面临舆论压力之际,Aya 不仅没被 Vitalik 开掉,反而得到了更高的职位,成为以太坊文化的捍卫者,她把以太坊的定位定义为一个「无限花园」:「以太坊的使命不是追求短期收益,而是长远地推动去中心化理念的发展。」

这显然是 Vitalik 价值观的体现。

当社区对 Aya 口诛笔伐时,Vitalik 自然受不了,因为攻击的不仅是 Aya,还是他自己。

在以太坊的早期故事中,Vitalik 低调地招募了前十位响应加入的开发者,从中挑选出五位作为核心领导层,成为了以太坊的创始人。2014年,随着另外三位开发者的加入,联合创始人团队成型。

当时并没有以太坊基金会,只有八位核心成员。2014年,以太坊内部关系紧张,关于「是用风险投资资金,还是从普通人那里众筹;是盈利还是非盈利?」的争论不断涌现,最终导致了派系的形成。

Vitalik 回忆起这段时光时表示:「我一度被说服,倾向于让以太坊走向更企业化的方向,但这让我感到不适,甚至有些肮脏。」

在联合创始人会议后,Vitalik 决定坚持去中心化和非盈利的路线。「我一直在试图推卸责任,因为我真的不想承担,最终我不得不清除一些人。」

最终,除了 Vitalik,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都离开了以太坊,形成了以太坊基金会的雏形。

以太坊「左派人」的悲歌 有人说,所有问题的根源,终究还是 ETH 的走势不太给力。💸

「我觉得,真正的问题在于,加密行业越来越偏向右派,而以太坊却始终坚持左派立场。」Lida 表示,以太坊的核心价值观一直没变,变的是这个行业的环境。从美国政局到整个加密圈,大家都不再追求理想,反而更乐于为 pvp 赌场站台,这让以太坊显得格外另类。

从一开始,以太坊的创始团队就有个理想:去中心化、去金融化,追求社会价值。在一片泡沫与炒作的市场中,这个理想显得尤为突兀。

「Aya 最近被骂,其实反映了社区长期以来的情绪,算是替罪羔羊吧,毕竟这一年来,以太坊基金会一直在抛币,让社区的情绪变得很差。」Lida 说道。

在社区氛围不佳的情况下,Vitalik 却总是强调 peace and love 的「左派风」,这更是激怒了社区,甚至让以太坊早期开发者 Eric 不满:「听到有人用『别太刻薄』来忽视社区的声音,真让人精疲力竭。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改变世界,而不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

在 Eric 看来,理想的力量是推动改变的源泉,而不是屈服于市场的波动。很多时候,领导者应该具备长远的眼光,倾听来自社区的声音。

「最终,我对曾经热衷的事物失去了热情,因为那些负责人未能意识到社区的重要性与对变革的需求,而是更关注我们所说的『善意』和伤害了谁的感情,而非理解这个庞大的社区。」

以太坊的早期成员之间的价值观也在不断碰撞与反思,仿佛又回到了2014年以太坊社区的分裂。面对行业的右倾趋势,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以太坊也要走「资本化路线」。💰

最近这个话题热度很高,大家在讨论以太坊协议层的收入太低。「如果我能接管以太坊基金会,ETH 将涨到 10000 美元,接管后第一件事就是优化收益。」孙宇晨的观点获得了大部分中文社区的赞同。

Arbitrum 要在自己的 L3 收取 10% 的手续费,但以太坊作为 L2 只给 2% 的「税」,这让很多投资者和生态开发者质疑这个比例实在太低了。

那么,究竟收多少税才合理呢?对此,微小发报道再次向孙宇晨请教了他的看法。

  • 孙宇晨认为,Base 和 Polygon 的美元税收一年不得低于 2 亿美元。他指出,尽管 L2 生态的蓬勃发展会直接提升以太坊的价值,但当前以太坊对 L2 的补贴似乎过于慷慨。💰

  • 他提到,2% 税收显然偏低,但若提至 8%,不仅能为以太坊带来更稳定的收入,预计每年至少可以增加 10 亿美元 的收入,还能保障 Layer 2 的发展。📈

  • 关于 Layer 2 的发展,孙宇晨表示,早期阶段可以给予补贴,但对于像 Base 和 Polygon 这样已经崛起的大型 L2,建议实施较高的税率。这种做法在国家层面也很常见,普通人可能免税或征 10%,而超级富豪则需承担 20-30% 的较高税率。💸

  • 除了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同样重要。AAVE 的创始人 Stani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以太坊基金会应该是一个高效精简的组织,任何没有尽全力的人都应被淘汰。⚡

  • 不过,改变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孙宇晨也强调,以太坊基金会的整改仍在进行中,包括财政改革和行政改革,正在引入更多规范化措施。🔄

  •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 价格变化,Lida 表示,肯定会有滞后效应,大家耐心等待吧。⌛

Reminder: Develop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currency and investment, approach blockchain rationally, and stay aware of risks. Report any illegal activities to the authorities
温馨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 English ·
  • 简体中文 ·
  •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