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 vs SOL:谁将赢得加密货币之战?
在这场关于ETH与SOL的较量中,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呢?微小发报道,EigenLayer 的创始人 Sreeram Kannan 在Crypto Research Day 2024上与 Solana 基金会的 Lily Liu 展开了一场辩论,Kannan 坚信 ETH 将脱颖而出。
以下是Kannan在10月16日分享的辩论要点:
ETH获胜的理由:
- ETH:嵌套协调 + 异步扩展
- SOL:虽然快速,但完全复制的模式限制了它的成长。
- L2s:看似弱点,实则是 ETH 的高超音速导弹。
- 文化:ETH 的价值重于个人收益(这可是关键!)。
- 愿景:ETH 立志成为世界计算机,SOL 则是快速版的纳斯达克。
- 利弊权衡:ETH 建立信任,SOL 快速迭代。
等等,别急,还没完呢……
1. 核心观点:ETH 的 L2 架构=嵌套协调机制
自我执行的机制(分叉:仅在区块可被最终用户验证时才分叉)大约需要几天时间。多数派机制(验证者完成一个块)需时几分钟。委员会机制(Eigenlayer 验证者委员会提供快速经济最终性)只需1秒。而权威机制(排序器提供即时确认)则要10秒。
最终效果就是,能实现 Instagram 级别的用户体验与比特币级别的自我验证!
2. ETH 的基础?信任源于可预测性。
想象一下,500人为了微不足道的改动争论不休。听起来就像一场噩梦,对吧?但这正是 ETH 的优势所在。
ETH 建立了长期的信任,你可以放心,规则不会在一夜之间被篡改。 SOL 的现状如何?一个组织可以随时更改游戏规则,协议和应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3. SOL 的限制因素:完全复制(和其他加密货币一样)。
每个节点都需下载完整数据,系统的吞吐量受限于单节点带宽。节点越多,吞吐量越大,这就像是可扩展性的一条死胡同。
ETH 的解决方案是什么?Danksharding。
n 个节点 * 10MB/s = n * 10MB/s,更多节点=更多吞吐量。对于 1M 验证者来说,我们谈论的是理论上的 TB/s,这可不是笔误。
EigenDA 正在让这一切成真,就在此刻。
L2:ETH 的秘密武器
即时确认(100ms)借用 ETH 的安全性,现阶段是构建大多数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
4. 文化重于策略
ETH 的文化超越了 SOL 的策略。为什么?因为共同的价值观:抗审查、开放创新、可信中立。
这可不是空口无凭,它们是建立信任的根基。
5. ETH 的愿景:全球计算机
不单是更快的支付,我们讨论的是那些有可靠承诺的应用。
想象一下,一个加密原生的 Facebook 承诺:「未经大多数用户同意,我们不会改变隐私政策。」
怎么做到的?让计算在 ETH 上可验证。用户可以信任这些承诺,再也没有 web2 中「要么接受要么离开」的无奈选择。这就是 ETH 世界计算机愿景的魅力。
6. 自我验证:ETH 的北极星
每个用户都应验证完整系统。听起来很疯狂?或许吧,但这正是去中心化的关键。这个限制条件最初确实影响了吞吐量。
rollup 破解了这个难题,改变了游戏规则:
自我验证的同时,吞吐量大幅提升,用户只需验证证明,而无需处理所有数据。
7. 异步与同步可组合性
ETH:异步可组合性
SOL:同步可组合性
大多数现实应用需要异步可组合性。想想 MMO 游戏。
8. 资产入局与流动性
SOL:一个大型池。 分布在 L2 上的 ETH 🚀
SOL 看起来简单,但有个大问题:单点故障。😅
ETH 似乎更分散?其实未必,它是有弹性的。
ETH = 全部 L2 上的可编程货币。
长期的弹性>短期的便利。
9、生态系统发展:ETH 的优势 🌱
为什么我们选择在 ETH 上开发 EigenLayer?因为可预测性。
你知道 ETH 的游戏规则,不会在一夜之间翻天覆地。ETH 链本身?别担心,它不会抢走你的午餐。🥪
当然,Solana 在速度上占优,但有个问题:一个团队可以吞并任何优秀的创意。
协议和应用之间的界限在哪里?我和你一样,搞不清楚。🤔
ETH 是个开放的游乐场,让人基于 L2 创新,轻松入睡。
你的创意永远是你的创意。💡
结果?ETH 吸引了认真的 builder,远见者们齐心协力,打持久战。
10、ETH vs SOL 结果 ⚔️
SOL=短跑运动员
ETH=马拉松运动员
在加密领域,我们打的是持久战。
未来不是选择「速度或安全」,而是「速度和安全」都有。
ETH + EigenLayer 实现了这一点。
我们不仅是在 ETH 上开发,而是在加速推动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