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大跌原因探析:超30万人爆仓背后真相
在微小发报道中,有关加密市场崩溃的最新动态让人瞩目。昨天的分析报告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加密货币市场在过去几个月内发生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尽管美国市场还未开盘,加密市场的总市值却已暴跌近9%,而比特币在过去24小时内的跌幅超过了7%。比特币在触及87000美元的新低后略有反弹,回升至89000美元,但整体趋势明显显得乏力。
今天,我们将再次审视市场动态,试图理清当前加密货币跌幅的原因,以及市场重拾看涨情绪所需的关键条件。
当前宏观与加密环境
过去一年,加密市场的整体表现与比特币保持了高度关联。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比特币和山寨币进入了约半年的横盘震荡期。伴随着11月美国大选的临近,加密市场几乎全线上涨,但这种局面最近急剧逆转,比特币与山寨币之间的走势迅速分化,成为了明显的信号。
此次市场抛售并没有明确指向加密货币的直接诱因。我们在会员通讯中已经详细讨论过Libra代币崩盘事件以及Bybit遭受攻击的案例。Libra崩盘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对Solana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SOL代币在过去一个月内暴跌近45%。目前Bybit事件已基本控制,该交易所表示已筹集足够的ETH以填补大约14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昨天还有一些利好消息传出:城堡证券宣布将加大在加密领域的布局,这或与日益明朗的监管环境有关。
与此同时,Robinhood透露其四季度的营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加密服务,并计划继续增加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然而市场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加密领域的利好消息反应却相对冷淡。 当前市场的焦点似乎锁定在美国政府的动向上,🧐对那些未达到“战略比特币储备”(SBR)层级的政策,大家都显得相当谨慎,甚至将其视为“利好出尽”的抛售机会。通过市场对特朗普、加密与人工智能事务主管David Sacks和参议员Cynthia Lummis等人关于加密货币的反应,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市场波动的背后,特朗普的政策及其带来的意外反应似乎是个大原因。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位前总统在兑现竞选承诺时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某些与市场息息相关的政策兑现不足,而其他领域却意外推进,结果让市场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关税政策
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在玩“关税游戏”:先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接着又暂缓执行;然后又推出新的金属关税政策,波及这两个国家;而最近,他又表示最终会对这两国实施全面关税。这样的反复无常不仅让市场更不确定,还可能让人觉得“狼来了”的政策信用问题变得严重。 -
移民政策
特朗普政府迄今遣返的非法移民数量,竟然低于前任政府。这或许对市场是个好消息,因为如果进行大规模快速遣返,可能会让农业、住宅建设和服务业等依赖劳动力的行业遭遇震荡。 -
外交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走向有疏离欧洲的趋势,直接与俄罗斯谈判而绕过乌克兰等国。虽然这未必会引发市场的剧烈反应,但确实让一些观察者感到措手不及。😅
市场向来对不确定性过敏,而特朗普政府上任的第一月就展现了制造不确定性的绝佳能力。从年初至今,美股的表现明显不如欧股和中概股,纳斯达克指数几乎跌入负区间。这也许能解释为何加密货币在第一季度表现不佳:尽管Michael Saylor的“战略囤币”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和ETF资金流入,使比特币保持在相对高位,但整体加密市场依然大幅落后。📉
目标急转,重债轻股?
加密货币和美股双双疲软,似乎与特朗普政府政策重心的转移有关,即更关注压低债券收益率,而非推动股市(更别提比特币,其实白宫对加密市场的整体表现几乎没啥关注)。如果把压低债市收益率视为政策成功的标尺,那么眼下的状况可能比单纯看股市表现要乐观得多。
自特朗普就职以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走低。这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估美国经济长期韧性的另类参考:低利率有助于降低购房者和大型企业的资金成本。💸 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美国政府得在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毕竟股市的狂欢可不一定是特朗普团队眼中的成功标志。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很可能会逐渐适应这届政府的“非常规操作”🌀。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切实消除监管壁垒(就像DOGE暗示的那样),或许能为经济注入更多活力💥。不过,短期内,联邦政府的大规模裁员和预算削减举措,可能会导致经济收缩,进而截流一部分本可以注入市场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