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era创始人谈区块链与AI的未来机会
在加密货币的海洋中,找到下一个“比特币”是许多投资者的终极梦想。作为行业的巨头,Pantera Capital 在 2013 年以 65 美元的价格买入比特币,如今收益已超过 100 倍。最近在微小发报道的播客中,创始人 Dan Morehead 深入分享了他如何挖掘那些具有非对称回报潜力的资产,并对加密市场的未来进行了一番深邃的思考。
2013 年的比特币投资
微小发报道: 让我们聊聊 2013 年 7 月 5 日那封著名的邮件。您在邮件中建议以 65 美元买入比特币,并计划投入 3 万枚 BTC。您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Dan Morehead:
这一切要追溯到 2013 年 3 月。我的两个老友 Pete Briger(Fortress 联席 CEO)和 Mike Novogratz(Galaxy Digital 创始人)找到我,讨论比特币。我们都曾在高盛工作,后来他们开创了 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其实在此之前,我的弟弟就跟我提过比特币,但我没怎么在意。
与 Pete 和 Mike 的一次短暂会面,意外演变为长达四小时的深度对话。比特币的理念让我大开眼界。之后,我接受了 Pete 的邀请,去了他们的办公室,整整工作了六年。
微小发报道: 您提到这是一个非对称交易机会,能详细说说吗?
Dan Morehead:
在 Tiger Management 做宏观交易时,我学到一件事:要寻找那些潜在收益远超风险的机会。尽管投资总有风险,但关键在于挖掘出那些可能带来巨大回报的标的。
举个例子,在我们投资比特币之前,曾持有特斯拉的股票。2013 年时,特斯拉和比特币的价格差不多。最终,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所有特斯拉股票,全力押注比特币。
微小发报道: 您提到比特币像个“连环杀手”,这是什么意思?
Dan Morehead:
在科技界,我们常用“类别杀手”来形容那些颠覆性的创新。比特币更进一步,它是个“连环杀手”,因为它不仅颠覆一个领域,而是会重塑多个行业。不过,这一过程是渐进的。 比特币的未来潜力💰
尽管区块链技术在某些领域已经初露锋芒,要想真正撼动像 Visa、Mastercard 这样的老牌支付巨头,可能得等个十年。就像互联网,尽管现在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比特币却依旧在成长的"青春期"。
微小发报道:Bankless:几年来市场波动不断,你对比特币的看法有啥变化?
Dan Morehead:
比特币的涨幅确实惊人,但我依然认为它是个非对称的投资机会。经历过三次超过 85% 的跌幅后,每次都能创下新高。在传统投资领域,真没法找到像这样独特的资产。
这也是我自 2013 年起几乎全心投入加密市场的原因。我们仍处于这场金融革命的初期,未来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非对称投资的机会🔍
微小发报道:Bankless:在 2013 年到 2015 年之间,你们购买了全球 2% 的比特币供应,很多投资者希望能早点买入,寻找这样的非对称回报机会。你是如何做到的?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运气,你怎么看?
Dan Morehead:
我非常赞同"模式"这个词,因为这确实是对模式的识别。我在华尔街混了 36 年,从 1987 年开始,经历过储贷危机和金融危机,80 年代投资大宗商品,90 年代投资新兴市场。这些经历让我在加密货币投资上比年轻投资者更有优势,感觉之前见过类似的情况。
举几个例子:
- 在高盛时参与了 GSCI(高盛商品指数),如今大宗商品已成为认可的资产类别。
- 90 年代投资新兴市场,现在这也是个标准资产类别。
- 2006-2007 年,Pantera 启动了第一支投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阿联酋和沙特)的西方基金。当时许多人觉得这疯狂,但现在中东早已成为正常的投资目的地。
- 我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就去俄罗斯投资,参与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私有化。
微小发报道:Bankless:所以你一直在寻找这些前沿的投资机会?
Dan Morehead:
没错,我们一直在找那些非主流或非常规的机会。2000 年,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基金,在阿根廷经历倒数第二次危机后投资当地农田。
谈到区块链,有趣的是,它仍然是个前沿的资产类别。这真不寻常——一个市值 3 万亿美元的资产居然还被视作前沿资产,这种情况我从未见过。 在我后来的投资备忘录中,列出了区块链的多种应用场景:
- 与黄金争夺市场(这一切正在上演)
- 与 Visa、Mastercard 竞争
- 与高收费的汇款公司对抗,毕竟比特币能轻松且低成本完成跨境转账
把这些用例整合起来,加密货币的潜在价值显然远超当前水平。这就是我们对这个领域持乐观态度的原因。
2013 年购买比特币的回忆
微小发报道:能分享一下2013年购买大量比特币的体验吗?我记得2014年第一次买加密货币时感觉特别不靠谱,得在多个交易所开户,网站简陋得像个小作坊。这让许多投资者都打了退堂鼓。你是如何在那样的环境中建立信心的?
Dan Morehead:
那时的交易环境真的很初级。像 localbitcoins.com 这样的平台要求面对面交易,风险大得离谱,我们从未考虑过这种方式。然而讽刺的是,这居然是当时最流行的交易方式之一。
我们本来打算借助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来运作基金,系统测试都做得很充分,但那家公司最终退出了。比特币当时已经跌了50%,我们只能迅速转向独立运营,用 Pantera 的品牌。
微小发报道:在实际购买过程中遇到啥困难?
Dan Morehead:
我记得独立日周末开始时,我们试着在一个小平台(后来发现是 Coinbase)上操作。结果发现他们每天只能卖 300 美元的币,而我们要投入数百万。那时 Coinbase 只有一个员工,我们等了四天才收到回复。按这个速度,完成计划得花近 20 年。
最后我们转向了斯洛文尼亚的 Bitstamp。办理电汇时,银行经理详细询问比特币是什么,整个过程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我得实话说,当时连我自己都担心资金安全。有趣的是,后来我们成了 Bitstamp 的大股东,我还担任了董事长 6-8 年(PANews 注:领英信息显示其 2014 至 2018 年担任 Bitstamp 的董事长)。
微小发报道:你提到拜访了很多交易所,包括 Mt.Gox? 在那段时间,亲自考察交易所真的是一件超级重要的事。于是,我特意飞到东京,见了 Mt.Gox 的两个负责人。虽然只呆了两天,但他们的表现让我心里有点毛毛的。听他们解释时,逻辑性缺失,感觉要么是能力不行,要么就是在玩花招。最终,我们决定不跟他们合作,结果证明这是个明智的决定。💡
机构投资者的采纳情况
微小发报道: 你提到做了 170 场投资者会议,最终只募到 100 万美元。那个时候,比特币还被当成“神秘的互联网货币”甚至“毒品交易工具”,你是怎么向投资者推介的?这些会议的情况如何?
Dan Morehead:
想要获取超额回报,就不能随大流,别去投资那些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都在追捧的项目。这就是我们在投资者信中特意强调要“把另类投资变得更另类”。
我的这个想法源于我1991年开始的对冲基金经历。当时,对冲基金真的是另类投资,但如今已经成为数万亿美元的主流产业,几乎所有基金的策略都差不多。这让我更加相信区块链应该是投资组合的重要一环,因为它依然保持着真正的另类特性。
有趣的是,你提到的那 170 场会议其实是在2016年,比2013年晚了三年。那时正值加密货币的“寒冬”,比特币价格跌了90%,市场普遍认为“重要的是区块链而不是比特币”,几乎没有人看好公链和比特币这个资产。
微小发报道:这种市场低迷的情况发生过几次?
Dan Morehead:
比特币经历过三次85%的下跌周期。第一次我们在65美元时开始投资,涨到1000美元后又崩盘,从2014年到2017年一直低迷。
在这段艰难时期,虽然几乎没人关注这个领域,但我们团队依然每天坚持工作。2016年的募资情况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170场会议最终只募到100万美元,导致那一年管理费收入仅为17万美元。
即便到今天,尽管我们的募资规模有所提升,但说实话,感觉我们仍在起步阶段。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依旧谨慎,大多数机构要么完全不配置,要么只配置极少部分。
微小发报道:你在2013年、2016年和现在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推介说辞有变化吗?
Dan Morehead: 我的观点始终坚定不移,可能是因为这些理念历经考验。当我讲述比特币的固定供应特性,以及其不会被法币通胀稀释时,常常听到“这不就是黄金吗?”的提问。但我想说:这更像是在公元前 1000 年投资黄金。虽然黄金服务人类已有 5000 年,但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形式——数字黄金。
这正是我从 2013 年至今始终充满热情的原因:我深信比特币将逐步取代传统黄金,改造跨境汇款系统,变革 Visa 和 Mastercard 的支付方式。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可能会持续 20 年,而不是一蹴而就。
我之所以如此坚信,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尽管实现的时间可能比预期更长,部分创业公司可能会在此过程中耗尽资金,但某些改变是必然的:5 年后,不可能还有移民工人愿意为跨境汇款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可能继续为刷信用卡支付 3% 的手续费。
这个转变究竟需要 10 年还是 1-2 年,我无法准确预测。但正是因为我相信这种改变是必然的,所以我将继续投资这个领域。
加密货币的全球采用
微小发报道: 很多人看到比特币今年翻倍就觉得“错过了”,认为现在买入为时已晚。你怎么看待比特币和整个加密资产类别的上涨空间?从全球采用率来看,我们现在是处于 20% 还是 50% 的阶段?
Dan Morehead:
在普通资产中,如果某个资产在一年内翻倍,通常不应该再买入,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估值过高。但比特币可就不同了。Pantera 比特币基金过去 11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89%,也就是说平均每年都在翻倍。简单的投资逻辑是:如果它再翻一次倍,你就能赚 100%。
当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原则:你的投资额度应该控制在即使亏损 85% 也不会影响家庭稳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别把婚姻押在这个资产上。只要把投资规模控制在这个水平,你就可以安心长期持有。
微小发报道:那你认为比特币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
Dan Morehead:
比特币的确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我们不可能再看到 1000 倍的增长,因为那样会消耗地球所有能源。但再涨 10 倍,达到 15 万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全球 500 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总量,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预计未来50年情况时,我不打算做猜测,但在现阶段的投资周期内,像是5到10年,比特币从现在的价位涨10倍完全合理,绝对不疯狂或高估。
微小发报道:我们现在的采用率处于什么阶段?
Dan Morehead:
我觉得现在依旧处于早期阶段。统计显示,大约有3亿人持有加密货币。虽然这个数字难以精确,但很多持有者可能还没真正开始使用。
从技术普及的角度看:使用比特币只需一部智能手机,而全球现有40亿手机用户。一些创新项目,比如我们接触的KaiOS,旨在将这种功能引入功能机。假设未来10年手机用户从40亿增加到50亿,其中大多数人可能会在手机上使用数字货币。
想想吧,有一半的人在Facebook上分享照片,如果这种分享都那么受欢迎,数字货币的热度自然也不遑多让。我认为到10年后,30亿人使用加密货币完全在想象范围内。一旦他们开始使用,就会涌现出更多应用场景,大家在生活中会更多地运用它。
总体来看,我估计我们在这场加密区块链革命中,至今仅完成了大约15%的进程。参与人数还少,现有用户的潜力也未被充分挖掘。
比特币的「逃逸速度」
微小发报道:2013年人们担心政府打压比特币,2024年情况完全不同。比特币是否已达到「逃逸速度」?
Dan Morehead:
比特币确实达到了逃逸速度,不可能再倒退。
在2013年,媒体多为负面报道,关注Silk Road事件,忽视了积极影响。虽然美国曾一度禁止黄金,现在却有5000万美国人持有加密货币。
微小发报道:这种变化对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Dan Morehead:
这涉及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美国人都在40岁以下,但过去三年,联邦储备局和国会的货币政策使90%的财富流向了70岁以上的人群。这实际上是从年轻一代到老年人的财富大转移。
而这些年轻人热爱加密货币,并且他们会投票。我们观察到40岁以下选民的投票行为相比2020年总统大选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年轻共和党人”这个词已经很久没听过了。 特朗普今年5月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是热情似火,他提名的内阁成员们也一水儿地支持这个新兴领域,甚至还打算设立个加密货币特使!我敢打赌,未来有人写博士论文研究这次选举时,会发现加密货币就是那颗改变游戏规则的“炸弹”。💥
微小发报道:国会也有这种变化吗?
Dan Morehead:
当然有!反对加密货币的众议员和参议员们,纷纷被淘汰出局。根据我查到的数据:
- 众议院:支持274位,反对122位
- 参议院:支持20位,反对12位
我预测,四年后那些对加密货币持反对态度的国会议员,可能连个影都找不到了。要么转变态度,要么在2026年的中期选举和2028年的大选中被踢出局。
看到民主党反对加密货币的转变,真是让人感到意外。我一直在琢磨,难道我漏掉了什么高深的战略考量?这看起来根本是个双输的局面。
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变化
微小发报道:2025年将首次出现支持加密货币的行政部门和国会。在经历了拜登时期SEC的压力后,你觉得支持加密的白宫会带来哪些变化?尤其是关于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
Dan Morehead:
行政部门实际上可以直接决定停止出售被扣押的比特币,这完全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我们在2013-2014年就参与过法警署的首次比特币拍卖。
现在美国政府手上握有全球1%的比特币。如果他们决定停止出售,那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比特币的实际流通量本来就不多,很多持有者根本不打算抛售。
微小发报道:Lummis参议员提到要积累100万个比特币储备。你觉得至少保留现有的20万个比特币并建立托管结构,这可能实现吗?
Dan Morehead:
这完全有可能!如果政府停止转移和出售比特币,市场会因此受益。当你把一个卖家移除,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美国可不想像其他国家一样持有外币。把黄金存放在Fort Knox的做法也显得有点过时了。美国应该增加数字黄金的持有量,甚至考虑出售传统黄金。
新加坡已经持有加密货币5-7年,这可不是个激进的想法。
微小发报道:这问题似乎变得有点党派化了。
Dan Morehead: 是的,这听起来有点怪。就像 Ro Khanna 说的,为什么要把手机的事变成政治斗争呢?其实,民主党应该更支持比特币,因为这正是进步主义者的梦想所在。
全球比特币储备竞赛 🌍💰
微小发报道:假设特朗普手里留着美国现有的20万枚比特币(差不多占全球1%),并且公开宣布。这中国也有20万枚被查获的比特币,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反应?其他国家会不会开始偷偷囤积呢?
Dan Morehead 说:一场比特币的战略军备竞赛可能会持续10年。美国和中国可能会保持全球比特币储备的1%。
这真是讽刺:和美国竞争的那些国家,干嘛还要把财富放在美元和美国国债里?在美国的制裁下,他们的交易可是随时被监控的。
对那些与西方关系紧张的国家来说,部分财富存比特币是个明智的选择。中立国家也会这样做——就像黄金一样,因为比特币提供了不依赖美元体系的选项。
微小发报道:稳定币法案获得两党支持,这能维护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些法案能顺利通过吗?
Dan Morehead 回应:就像俾斯麦说的,“有两样东西你最好永远不要看它是如何制造的——法律和香肠。”我对国会不太关心,因为那是个难以理解的机器。
机构投资者的加密货币采用 🚀
微小发报道:2024年,机构采用方面出现了重大突破,比如 Larry Fink 终于承认自己在2021年对比特币的看法是错的。ETF 产品的成功让人惊讶。与2022年相比,Mike Novogratz 预言的“机构投资者浪潮”终于来了。现在机构采用的程度如何?我们进展到哪一步了?
Dan Morehead 说:行业经历了一些大波折:
- FTX、BlockFi、Celsius、Terra Luna 的崩溃
- GBTC 的折价问题
- SEC 对 Coinbase 和 Ripple 等公司的诉讼
这些事件确实打击了机构参与的热情。想想一个公共养老金计划的管理者,在这种环境下向州议会提议投资比特币,那可真是难如登天。
但人们可能没意识到,形势变化的速度有多快。如果到了2025年,我们有了支持加密货币的国会、总统,以及至少保持中立的监管机构,一切都可能天翻地覆。这就是为什么你现在看到价格飙升,ETF 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说到 ETF,这真是个大突破啊!11年前,我们推出了美国首个加密基金,还是以开曼对冲基金的形式,因为当时觉得拿到ETF批准可能得等几年。现在看来,等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呢。
微小发报道:资金流入的具体情况如何呢?
Dan Morehead:
当前的资金流入情况是这样的:
- 比特币 ETF:净流入 350 亿美元
- MicroStrategy等类 ETF 产品:净流入 180 亿美元
- 总计:超过 500 亿美元 流入 ETF 或类 ETF 产品
有个有趣的对比:
- 同期全球所有黄金 ETF 的净流入为 零
- 资金正在从传统黄金转向数字黄金(比特币)
微小发报道:看到像 Larry Fink 这样的巨头转变立场,但像 Vanguard 这样的机构依然不让 ETF 或加密资产在其生态中出现。那么现在的机构实际采用程度到底如何?
Dan Morehead:
这里有个有趣的观点:很多人说比特币是泡沫,但机构持有的中位数是 零,这哪算泡沫?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对区块链的直接投资几乎为零。他们可能通过某些综合风投基金间接投资了一些区块链公司,但直接投资几乎没有。
这就是我对未来如此乐观的原因。我们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当你看到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BlackRock 公开支持,拥有强大的区块链团队,像 Fidelity 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区块链,这些都是极大的助力。
以前很多机构以合规为由不敢投资加密货币,但如今 BlackRock、Fidelity 等公司都在推出高度合规的优质产品,借口已经不成立了。就连 Vanguard 这样的机构,随着市场的发展也可能难以维持这种立场。
微小发报道:听起来在机构投资者之前布局加密资产还是有机会的?
Dan Morehead:
没错,绝对是这样。现在确实还有机会在机构投资者之前抢占市场先机。
加密货币的周期性 微小发报道: 你经历了好几个周期,现在比特币突破10万大关,咱们明显处于牛市。你觉得加密市场还会继续遵循四年周期的规律吗?传统观点说这跟比特币减半有关系,也有声音认为这与全球流动性有关。法币流动性充裕时,加密货币就牛气冲天,之后又会回落。这种四年周期会继续存在吗?
Dan Morehead:
当然,我觉得这个周期模式会一直持续。
微小发报道:这就是你的基本预测?你不相信超级周期理论或打破这种模式的可能性吗?
Dan Morehead:
让我用个有趣的比喻来说明。在我大学时,有位教授写了《漫步华尔街》,提到市场总是有效的理论。而巴菲特曾说过:“市场总是有效和经常有效之间的差别价值800亿美元。”
关于减半周期,我的看法也转变了:
-
起初,我和很多人一样怀疑——如果大家都知道减半要来,那价格早就反映出来了。
-
然而经历了2013年和2016年的减半后,我完全相信这个规律的存在。
减半到底为什么重要?得从矿工的行为说起:
-
矿工为了支付运营成本,几乎会把所有获得的比特币都卖掉。
-
这就像铜矿市场——如果某天宣布关闭一半的铜矿,铜价肯定会飙升。
-
比特币减半也有类似的效应——每四年,产量减半,当需求不变而供应下降时,价格自然就会涨。
不过,周期特征也在悄然变化:
-
周期波动幅度在逐渐减弱。第一次减半时,减少的产量占当时流通量的15%。
-
随着流通量的增加,下一次减半的影响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
到2136年最后一次减半时,影响几乎微不足道。
我们的数据分析显示出一条清晰的模式:
-
减半效应在实际日期前400天开始显现。
-
在减半后480天达到周期高点。
-
这个模式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准确性。
两年前比特币价格在17700美元时,我们预测减半时会涨到28000美元,然后在减半后480天(明年8月)能达到117000美元,甚至最低点的预测也几乎精确到具体日期。
在上一次减半时,我们在推特上预测了2020年每个月的价格。结果,我们说2020年8月15日会到62964美元,结果那天真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我依然坚信周期规律会继续发挥作用,肯定会经历一个大牛市后又是熊市。不过,这次的回调幅度可能会小一点,经历了过去12年三次85%的跌幅后,下一次或许只会有50%或60%吧,尤其是对比特币来说,小币种可能还是会摇摆不定。
2025年牛市展望 🌟
微小发报道:如果按四年周期来算,2025年会是牛市,然后2026年又要下跌?
Dan Morehead:
没错,这就是我的预期。今年4月19日减半,预计2025年8月会是这个周期的高峰。
微小发报道:一切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感觉这有点简单?
Dan Morehead: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荒唐,但我们讨论这个话题都12年了,波动幅度会逐渐减小。之前减半周期波动更大,这次会相对温和。政治和宏观经济环境也对加密货币有好处,所以我对2025年很乐观。
微小发报道:你怎么看宏观经济?对加密货币是利好还是利空?是比特币影响宏观经济,还是反过来?
Dan Morehead:
一般我们讨论的是宏观经济对比特币的影响。我对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2021年12月,联邦基金利率为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3%。我当时预测这两个指标会升至5%,并维持数年,现在还是这个看法。
为什么呢?看看当前经济情况吧:
- 经济蓬勃,机场人满为患
- 失业率创历史新低
- 工资通胀在上升
- 股市屡创新高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期待美联储降息的观点真是不太合理。
实际的联邦基金利率只比核心通胀高80个基点,这不算紧缩。历史平均水平是高出140个基点,现在只是略微偏紧。
更让人担忧的是财政状况:
- 在经济最景气的时期,美国依然出现2万亿美元赤字
- 在就业良好、各项指标创新高的情况下,财政依旧无法平衡
- 这预示着未来经济一旦转向,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问题
宏观经济环境与加密货币 🚀
微小发报道:美国持续赤字、印钱和降息预期,这些宏观经济信号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导致商品和数字资产价格上涨呢? 微小发报道:
依赖印钱:Dan Morehead 指出,美国已经陷入了对印钞的依赖。早在新冠疫情之前,这种趋势就已显现,疫情后财政约束完全消失。政府直接向民众发放现金补贴,结果是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
目前的财政情况让人忧心忡忡:
- 美国在经济最好的时候还在创下赤字新高
- 利息支出已超过国防预算
- 政府融资采用可调整利率,未来财政风险增加
- 预计利率将保持在 5% 或更高
这意味着,所有债务再融资的成本将愈加高昂。虽然我不太关注财政和宏观经济,但我很明确:我宁愿持有比特币也不想碰美元。
资产轮动:谈到商品时,Bankless 提到黄金、比特币、股市和房地产都在创新高,Dan Morehead 认为这需要换个角度看:
- 这些资产并非真正「上涨」,而是法币在贬值
- 应关注比特币相对于黄金、股票、房地产的价格变化
- 各类资产对美元的比价清晰显示出美元贬值的趋势
在目前的财政状况下,持有法币已没有意义。即使是曾经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的 Ray Dalio 也开始建议持有黄金和比特币,以应对潜在的债务危机。
这种观点的转变非常重要,因为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共识技术。顶尖投资者态度的变化表明,市场对数字资产的认可度在提升,而深度流动性带来的共识对新兴货币的发展至关重要。
RWA 代币化:
Bankless 对 RWA 代币化的询问提到,它似乎主要面向机构。是否所有资产最终都会上链?我们是否正经历一个从稳定币到国债,再到股票和债券的 S 型发展曲线?
Dan Morehead 表示,这确实是区块链领域期待已久的“杀手级应用”。尽管早期一些投资过于超前,但现在终于开始显现效果。以稳定币为例,它让传统金融工具在区块链上焕发新生。像 Ondo 这样的项目正在为更多人打开美国金融市场的大门。
将国债搬上区块链的意义远超表面。全球 80 亿人中,多数生活在美国之外,他们渴望获得美元资产和美国国债,但传统渠道往往难以实现。
即便是对美国公民,现有系统也存在明显问题。例如,Treasury Direct 账户向券商转账需等待一年,这样的低效率正是我们需要区块链技术的体现。
Bankless 反应:等等,真的吗?我都不知道还有这种事。😂 区块链与国债:解决资金锁定问题
的确,有个政府工作人员手里堆满了提款申请,居然需要整整一年才能把你的 90 天期国债从政府转到美林银行。这真是个活生生的例证,让人明白我们有多需要区块链和 RWA 代币化。你以为直接从政府购买更聪明,结果钱却被锁了一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Figure Markets 的成功案例
说到效率,Figure Markets 可真是个好榜样。他们已经在区块链上处理了高达 100 亿美元的抵押贷款。相比传统抵押贷款市场从借款到最终交割需要的 55 天,区块链技术能显著提升这一流程,省去繁琐的中间环节,减少成本,简直就是效率提升的神器。
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代币化
当然,并不是所有资产都能适合代币化。像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这种面向合格投资者的产品,现有的运作方式已经相当成熟,没必要急于上链。
区块链的优势:国债投资
但说到国债,区块链真是个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能让更多投资者参与其中,还为美国政府提供了拓宽融资渠道的机会。借助区块链,他们更容易向全球的智能手机用户推广国债,简直是一举两得。
AI 与加密货币的奇妙交融
AI 和加密货币正在以独特的方式交汇。你对这两个领域的交叉怎么看?在关注 AI 相关项目吗?
区块链与 AI 的未来
区块链和 AI 的结合是不可逆转的。AI 的影响力巨大,去中心化、开放的 AI 相较于私人控制的方式,更能造福大众。我们已经投资了几个去中心化 AI 项目,比如 Sahara。
有个现象值得关注,现有的 AI 模型几乎消化了所有免费互联网内容。下一代 AI 模型需要那些付费数据,而区块链恰好能提供激励机制,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数字货币的必要性
AI 代理在使用货币时,显然无法依赖传统银行系统。他们在机器代理之间进行互动时,必须使用某种数字货币,而可编程货币(如以太坊)似乎是最自然的选择。虽然也有人在探索区块链以外的方案,但区块链的解决方案最为完整。
未来展望:AI 与区块链的深度融合
从长远来看,AI 难以脱离区块链独立运行。两个领域之间的重要交集已经显现,未来 5 到 10 年,我们很可能看到它们更深度的融合。 微小发报道:Pantera 的比特币基金,居然拿下了 130,000% 的惊人回报!这是不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呢?未来几十年,年轻投资者能否再遇到类似的黄金机会?
Dan Morehead:
区块链技术在迅速发展,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可是个职业发展的黄金大道💼。即使未来转行,区块链的经验也会成为你简历上的闪亮点✨。这种职业选择就像一场赌博,上升空间巨大,但下行风险则相对可控。
现如今的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对年轻一代可真是个挑战。高企的房地产门槛、通货膨胀等,让传统的财富积累之路变得艰难重重。而区块链领域,给了年轻人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舞台,让你不必再拼爹拼妈。
对年轻投资者,建议尝试以下策略:
- 多元化投资组合,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重视风险管理,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灵活调整投资比例📊。
- 抓住世代差异带来的投资机会,这是你们的优势哦。
- 采取定投等稳健方式,别一头扎进去就不回头。
当然,投资策略要随着人生阶段而调整。比如,已婚、有房贷的小伙伴,得适当降低高风险资产的比例,确保投资组合和你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