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区块链指标的误区:活跃地址与TVS的真相
更好地使用区块链指标
区块链是个数据宝库,尤其在 Crypto Twitter 上,大家总爱把不同链进行比拼。投资者、研究人员和 KOL们常常借助各种指标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但若不小心使用这些数字,反而会让人对整个领域的理解变得模糊不清。
接下来,咱们来聊聊三个指标及其潜在问题:活跃地址、区块链的“盈利能力”和总价值保障。
活跃地址
“活跃地址”指的是在某个协议上参与的用户数量。
比如说“Facebook 有三十亿月活跃用户”,这信息就挺靠谱的,能反映出这个社交平台的流行程度。因为垃圾邮件发送者在 Facebook 上没啥机会,所以活跃地址可以很好地评估这个平台对用户的真实价值。
但在区块链世界里,由于新钱包的创建极其简单,加上空投和协议激励的吸引,活跃地址的意义就变得没那么大了。
例如,看看这张图,Solana 在过去一个月的每日活跃地址数位居前列,这让它看起来非常火爆。
然而大多数 Solana 用户其实是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交易。深入调查后发现,Solana DEX 上的活跃地址中,过去一天里有约340万个地址的总交易量还不到10美元。
这表明,Solana 可能存在大量垃圾活动或机器人行为,而不是高质量用户的参与。
还有个例子:Celo L1(现在转为 L2)在9月份时,其每天发送稳定币的活跃地址猛增至64.6万,这个数字超过了 Tron,引起了 Vitalik Buterin 和 CoinDesk 的注意。 经过仔细分析,微小发报道的数据显示,Variant Fund 的数据分析师 Jack Hackworth 发现,Celo 地址中有高达 77% 的转移金额不足两美分。这主要是因为成千上万的用户通过名为 GoodDollar 的基本收入协议领取微小资金。虽然这两种情况的活跃地址显示使用频率高,但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一说法并不成立。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 Dan Smith 对每日活跃地址误用问题的研究。
区块链的盈利能力 💰
与其只盯着活跃地址来研究区块链活动,不如把目光放在网络费用指标上。网络费用能反映出协议的总体 gas 消耗,而不考虑所谓的“优质”用户。
分析师和投资者通常用费用来判断哪些区块链赚取了最多的“收入”。这时,我们将区块链支付给验证者的代币发行视为成本,从而得出区块链的“盈利能力”。
这就是 Token Terminal 如何为加密协议生成“财务报表”的原因。例如,下面的图表显示,以太坊 L1 在过去两个月中积累了数百万美元的亏损。
来源:Token Terminal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种计算没有考虑一个关键因素:与 PoW 链(如比特币)不同,PoS 链上的用户也能轻松获得代币发行奖励。
毕竟,如果我能从 Lido 或 Jito 等流动质押平台上获得 5% 的 ETH/SOL 质押收益,那我又何必在乎网络是否“无利可图”呢?因此,把代币发行当作成本而得出“以太坊无利可图”的结论,是有问题的。
在现实世界中,通货膨胀是个麻烦,因为当中央银行大量印钞时,新增货币在不同时间到达经济中的不同参与者,最先获得新货币的人会在“真实”价格调整之前获益,这就是所谓的坎蒂隆效应。
然而在 PoS 区块链经济中,通货膨胀(即代币发行)是所有人同时获得的。所以,没有人因此变得更富有或更贫穷——大家的财富保持不变。
相反,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真实经济价值 (REV) 作为替代指标。REV 将网络费用和给验证者的 MEV 小费结合在一起,但不把代币发行当作成本。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以太坊在过去两个月实际上是盈利的:
来源:Blockworks 研究
REV 可以说是评估网络真实需求的更佳指标,也是与传统金融 (TradFi) 更具可比性的收入指标。 总的来说,传统的损益会计方式在区块链上不太好用哦。
想深入了解这个复杂话题,别忘了听听最近与 Jon Charbonneau 一起的 Bell Curve 播客哦。
总交易价值 (TTV),而不是总价值保障 (TVS) 💰
🔑 Oracles 是区块链获取链外数据的关键。如果没有像 Chainlink 这样的 Oracles,区块链经济就无法准确反映现实世界的价格。
通常比较 Oracles 提供商市场份额的方法是使用「总价值保障」(TVS) 指标,它汇总了所有由 Oracles 保障的 TVL。DefiLlama 好像就是这样计算的:
来源: DefiLlama
问题来了,TVS 掩盖了 Oracles 实际保障的活动。
比如,支持高频交易产品(像永久合约交易所)的 Oracles 会在亚秒级延迟下不断从链外数据源「拉取」价格更新。
这和用于借贷协议的「推送式」Oracles 对比明显,后者一天只需更新几次价格,频率低得多。
TVS 关注的是 Oracles 管理的总价值,但却忽略了 Oracles 提供商的性能强度。
换句话说,就像菜单上精致牛排和沙拉都标价 50 美元,听起来好像一样值,但制作牛排的工序可比沙拉复杂多了,这可是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 一种替代指标是总交易价值 (TTV),它考虑了使用 Oracle 更新定价的周期性交易量。
TTV 排除了低交易频率的应用,比如借贷、CDP 和重新质押,但正如 Ryan Connor 指出的,「在加密货币领域,只有 2-9% 的 Oracle 价格更新来自这些低频协议,这个比例真心不高,因为基本指标波动性太大。」
用 TTV 来评估 Oracles 时,市场份额会有很大变化哦。 想深入了解,可以查看微小发报道的 TTV 如何更有效地反映 Oracles 基本面的研究报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