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生态现状分析:为何未能与价格同步上涨?
再过一个多月,Ordinals 协议将在比特币主网庆祝它的两周年🎉。2023年,可谓是比特币的“逆袭年”,从无人问津到铭文的热潮席卷而来。尤其是比特币经历了历史性的第四次减半,生态中诸多新变化如符文、新的meme社区、对OP_CAT的热烈讨论等层出不穷。
今年5月,香港的Bitcoin Asia、Ordinals Asia以及各种比特币相关活动如火如荼🔥。大家都对下半年的比特币生态充满期待,特别是比特币的Layer2和符文。转眼到了2024年末,川普当选后,比特币一路高歌,居然冲到了六位数美元的高价💰。
然而,比特币生态的表现却和其凶猛的涨势形成了鲜明对比,显得有些萎靡。
符文,当前比特币生态中最具影响力的代币协议,总市值仍未突破20亿美元。自川普当选后,符文的市值曾短暂突破20亿大关,但它连这个小小的增长都没能稳住,目前又在挑战20亿的关口,市值大约为19.2亿美元。
看看数据,从Solana拉一个顶级meme币,市值就能轻松超过符文…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BRC-20,市值依旧超过符文,接近36亿美元。虽然在数据上占优,但BRC-20也面临一些困境,其中近一半的市值来自Binance上架的现货$ORDI和$SATS,剩下的则是一些长尾资产。活跃的西方社区,如以$PUPS和$WZRD为主的,也开始或即将转向符文生态。
微小发报道邀请了三位深入的比特币生态玩家,回顾过去一年比特币生态的表现。他们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呢?在他们眼中,比特币生态的发展逻辑是否悄然变化?对于生态中一些独特的现象,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解读呢?
受访嘉宾:
金狗博士( @ordjingle ( https://x.com/ordjingle ) ) :Ordinals 协议贡献者 微小发报道:ivan(@ivantkf)曾是 Magic Eden 比特币生态亚太区的社区运营负责人,还是 BRC-1155 协议的作者。而匿名的资深 dev 是 BRC-20 协议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比特币突破 10 万美元,生态却依然冷清?
回顾过去一年,比特币在加密市场中可谓风头无两,尤其是在川普当选后,价格一路飙升,成功突破了 10 万美元,再次书写加密货币的历史。🚀
不过,尽管价格上涨,似乎并未给比特币生态带来明显的好转。CEX 对符文代币的上架兴趣不高,尤其是 Binance 至今没有上线任何符文代币的合约或现货。年中备受瞩目的比特币 Layer2 项目,除了 Fractal 和 Merlin,其他似乎都没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符文的总市值甚至还不如一些顶级 Solana meme 币。再看看 NFT,市值前 10 的比特币 NFT 项目中,Bitcoin Puppets 排第 10,而 Node Monkes 则在第 11,ETH NFT 依然在市场上占据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
究竟为何比特币生态没能跟随比特币的涨势一起火起来呢?🤔
金狗博士 提到,其实比特币生态的叙事依然合理,比如比特币作为价值媒介的意义,数据完全 on-chain 的重要性等。但单纯依靠比特币上发币的叙事,似乎新鲜感已然消失,无论是符文还是 BRC-20,目前都进入了一个需要长期沉淀的社区建设阶段。
从 VC 投资的角度来看,顶级 Crypto VC 参与比特币生态相关投资并非完全缺席,但深度参与的情况并不多,更像是「非主流」投资。如果他们对比特币生态的「赌注」兴趣缺缺,短期内机会可能还是比较有限。
对于 Tier 1 级别的 CEX 来说,不上架符文代币的原因也不复杂,符文代币的交易量还不够广泛和活跃,未达 CEX 的上币标准。如果上架符文代币无法带来流量增长或可观的手续费收入,自然就没动力去上架了。💸 比特币生态的涨势也不是毫无影响。🔍 不论是符文、BRC-20 还是比特币 NFT,这些都随着比特币的上涨而有所波动。虽然涨幅不算巨大,但这说明市场还是认可比特币生态的,然而这条路依旧是小众的,吸引不到太多大资金的关注。
💬 ivan 提到,对于那些未上市、需要链上用比特币购买的资产,在当前比特币价格飞涨的环境中,如果你把比特币换成符文或其他生态资产,可能会错失比特币本身的涨幅。而且一旦比特币回落,可能会遭遇双重打击。
若是去年 BRC-20 的疯狂行情,那种担忧就不存在了。那时比特币价格相对便宜,而如今,这种热潮却在 Solana 上演,而不是比特币。比特币已经飙升至 10 万美元一枚,大家愿意把宝贵的比特币换成其他“山寨币”,这是因为希望获得比比特币更高的回报。但现在在比特币主网上用比特币换其他资产,显然不划算。
这一轮牛市主要受 ETF 的推动,帮助传统机构资金找到与比特币对接的稳健渠道。💵 大家知道很多资金在比特币中,资金的外溢可以推动比特币链上生态的发展。反观 Solana,因链上 meme 生态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多个致富故事,吸引了新旧散户转而购买 SOL,推动币价上涨和链上持续发展。因此,比特币生态要想爆发,缺乏一个真正能落地、同时又能创造下一个 $ORDI 神话的故事,这样才能重新吸引币圈资金流回比特币生态。
🌟 dev 认为,Solana 现在热得发烫,不只是比特币生态的玩家,其他生态的玩家也会有些失落。
不过去年熊市时,比特币生态已经经历了一次猛烈的爆发。如此巨大的冲击后,需要时间来调整和沉淀,等待新的事件吸引更多增量玩家。
然而,现在这样的事件尚未到来。尽管今年有了符文,但基本上还是老一辈 Ordinals 的受众,没能吸引更多新生态的玩家。叙事没有突破,加上生态建设不够成熟,限制了流动性进入。不管是 BRC-20 还是符文,未上市的交易体验与 NFT 没什么区别,这让大资金进场时会对退出问题心存忧虑。 在美国热烈接受比特币的浪潮中,比特币生态的基本面似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随着比特币不断创下新高,川普的当选将市场对美国全面拥抱比特币的期待推向了高潮。在此之前,关于「矿工收入论」的观点一直被视为看好比特币长期发展的关键。但如今,伴随「美国拥抱」的叙事兴起,整个Crypto市场的氛围似乎让「圈内叙事创新」遭遇了降维打击,过去那些对币圈无用创新的质疑声几乎消失在这股上涨潮中。
对于比特币生态而言,许多价值都建立在「比特币主网」这五个字上,市场叙事的微妙转变是否会影响其未来发展呢?
微小发报道:如果比特币真的成了美国的战略储备,甚至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那我觉得保持现状可能是最优解。比特币的安全性无疑是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可能影响比特币安全的因素,都是潜在的隐患。主权国家将比特币视作战略资产,这无疑是其最大的推动力。
过去的观点,例如增加矿工的收入,现如今在这样的「正式招安」背景下,自然要优先考虑维护网络安全。如果比特币能获得更多主权国家的官方认可,地位提升,这样的突破无疑是最大的“出圈”了。
从这个视角看,像OP_CAT在主网上的复活,可能在这个牛市中发生的概率就微乎其微。比特币价格上涨之前,大家可能急于寻求创新来活跃网络,但现在行情回暖,冒着试错风险去追逐不确定性,短期内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不过,像OP_CAT在Fractal上的尝试,CAT20等,仍然是相当有意义的探索。
微小发报道:对矿工而言,美国拥抱加密带来的比特币价格上涨,确实让比特币生态中的手续费显得不那么可观。虽然这有好处,但即便没有,价格也已经从低点翻了五倍多。
此外,ETF那部分资金也无法流入比特币生态,这使得目前的比特币生态与其他链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圈内经验丰富的degen们在进行PvP。这也是大家为何非常期待Binance能上架符文,认为一旦发生将会像火星点燃整个生态。🚀 dev 说:矿工对 Ordinals 和比特币生态其实没啥兴趣。他们更关注的是挖矿的成本和比特币价格,算得很精明。矿工们只是忠实地挖矿,就像 Web2 矿工一样,根本不考虑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较之下,Bitcoin Core 的开发者和玩家们对这些问题的热情更高。如果把目光放大,整个市场现在正处于牛市阶段,比特币生态迟早会随着牛市的到来而水涨船高。历史告诉我们,牛市中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潜力的赛道,所以比特币生态的基本面其实没什么变化,机会只是在牛市的不同阶段出现,具体何时还得看。
BRC-20 没落了吗?
虽然 BRC-20 目前的市值是符文的两倍多,但在比特币生态深度参与者中,大家都能感受到 BRC-20 的活性正被符文生态赶超。一些活跃的西方社区,例如 $PUPS 和 $WZRD,已经开始向符文生态转移。
不过,BRC-20 仍然是唯一在 Binance 上架的比特币资产协议,拥有两个现货标的,而符文则还是零,这无疑是 BRC-20 的一大优势。
过去半个月,BRC-20 因为「地推」概念重新引起了关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BRC-20 真的是没落了吗?
金狗博士 认为:BRC-20 现在确实没有去年那样火爆,但也不能说它没落。毕竟,BRC-20 是 Ordinals 协议推出后第一个比特币 FT 协议,历史地位永远在那里。
作为比特币 FT 协议,BRC-20 的更新和基础设施的推进一直在进行。但相比当初的轰动,这些动作显得小巫见大巫。 地推这个概念其实蛮有趣的。咱们如果不急着给「fifa」这类币贴上「地推」的标签,从资产发行和发展来看,它可能只是针对那些不熟悉受众的一种 meme。
比如我们常玩笑说,符文和 BRC-20 是「中外互不接盘」。看符文上流行的 meme 社区,如 $PUPS、$BDC,这其实可以看作是老外年轻群体自发的「地推」。每个币都想吸引更多的人来认可自己,所以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地推」在 Crypto 市场并不算糟糕。
虽然 BRC-20 现在看起来不火热,但也谈不上「没落」。整个 BRC-20 生态的市值和交易量其实不差,华人对 $ORDI、$SATS、$PIZZA 这些标的也相当熟悉。现阶段市场热点集中在 Solana,资金总是往热闹的地方去,所以 BRC-20 和符文都在等待下一个突破的机会。
像 $PUPS 和 $WZRD 这样的项目往符文迁移,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受众主要在西方,迁移到西方更有影响力的符文生态上,或许能扩大社区规模。另外,Binance 目前还没上架任何符文代币,如果作为符文代币争取上架,或许会有更大的突破。
现在「Ordinals are dead」几乎成了一个梗,去年时多少还有点自嘲和不自信,那时候情况没那么看好,大家玩笑都往「死」的方向去。如今 BRC-20 的情况远没有那么糟,我认为它并没有走向「没落」。
其实我把符文和 BRC-20 视作一个整体。如果流动性流向比特币生态,就会像去年铭文牛市时一样,水涨船高,BRC-XXX 都会疯涨。人们不再担心新东西是真创新还是假创新,担心的是自己没上车,和项目基本面关系不大,哪个便宜就买哪个,哪个是新盘能拿免费筹码就打哪个。
从用户角度看,BRC-20 的生态基建一直在进化。至于 BRC-20 再次崛起的时间和契机,这个无法预测,更重要的是,当风吹过来的时候,生态基建能否承接更大的流动性。 为什么比特币生态的「中外互不接盘」现象如此明显,而在 Solana 或其他链上却没有这样的隔阂呢?
在 Solana 上,虽然有不少 meme 币的「角度」让中文圈一时半会儿搞不清,但相关的「科普信息」很快就会普及,导致没有明显的受众分隔。然而在比特币生态,中文圈玩家对符文的兴趣普遍较低,而去年 BRC-20 火热时,英文圈玩家似乎也没多少参与。
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金狗博士 :文化理解差异确实存在。这让我想起马云和马斯克的一个采访。马云的英语相当不错,他提到「99.9% 的工具都没有比人聪明」,这是夸张的幽默,但马斯克却真把这当成数据来开玩笑,结果马云完全没get到他的点。
在比特币生态,Casey 常常造一些有趣的英文合成词,大家觉得好笑,但我们这些非英文环境长大的人,往往无法理解其中的幽默。而符文中的各种 meme 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看,符文相较于 BRC-20 确实有创新,部分老外对此感兴趣。但毕竟代币协议与赚钱紧密相关,老外在 BRC-20 热潮中错失良机,而符文又更容易引发他们的文化共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Ivan :早期外圈玩家其实也参与了 Ordinals,但他们更多是在 Discord 上 OTC 买卖小图片,而我们则是在微信上搞 BRC-20。从一开始,中外的参与方向和侧重点就出现了分歧。
去年 OKX 在手机端的 BRC-20 交易体验做到很流畅,但很多老外还是不知道。华语圈作为 BRC-20 生态的推动力量,不仅是玩家们的热情投入,还有不少基建工作也是由华语圈完成的。大家自然会想,我们的系统都跑通了,稳定性也得到了检验,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问题,那就放心玩吧。 微小发报道:在 Ordinals 圈的资深玩家们,最初玩 NFT 时对 BRC-20 可是嗤之以鼻。刚推出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不过是把 JSON 文本刻到铭文上,转账还得再刻一个,简直麻烦得要命。
这些老玩家原本支持 Casey,结果 Casey 起初也不看好 BRC-20,认为 Ordinals 只应该用于艺术创作。没想到华语圈的热情真是超过想象,直接把 BRC-20 推向了热潮。我还记得和 domo 聊过,他说主动找他交流的建设者基本都是华语圈的人。
BRC-20 的走红让老外们大吃一惊,符文上线后,西方社区也开始参与其中。他们不再对比特币发币有偏见,但对接盘老资产的兴趣可就不大了。打新不打旧,这道理中外皆同。
在 BRC-20 生态中,华人是中坚力量,$ORDI 也是我们推广起来的。像 UniSat、OKX 等构建者,背后也都是华人。在我们看来,符文的出现多少是对 BRC-20 的一种分流——我们在这个生态中投入了不少,协议运行得也稳稳的,怎么老外说不行就不行呢?
给今年的比特币生态发展打几分?
2023 年到 2024 年,香港的比特币活动从小圈子自发交流,发展成了持续一周的「比特币之周」。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和看好比特币生态,但玩家们期待的是一个能与 Solana、以太坊抗衡的生态,而眼下似乎还没看到短期追赶的希望。2024 年快到了,给比特币生态的发展打几分呢?
微小发报道:金狗博士 给了 70 分,认为没有超出预期的好与差。比特币生态的长期价值依旧存在,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多。虽然 2024 年没有去年 $ORDI 那样的财富神话,但生态的根基已稳,开始长出小苗。
金狗博士 觉得这挺好,发展太快可能也会死得快。比特币生态作为新兴叙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得稳步前行。
Ivan 则给了 60 分,主要是因为去年期待很高,尤其是那张对比 BRC-20 和 ERC-20 的梦想饼状图。 比特币生态的前景有点让人失望,大家原本期待它能快速追赶以太坊生态的步伐,像稳定币、Layer2等项目会取得显著进展,但现在看来成果似乎不尽如人意。
不过,别急,这才是比特币生态的第二年!明年在香港及全球其他地方的活动规模可能会更大,参与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做出现在的结论还为时尚早。NFT就是个例证,2017年诞生,但直到2021年才大火,比特币生态现在依旧处在起步阶段。
dev:我就不打分了,心里有点悲观。
我希望能看到像OP_CAT复活那样的创新,让比特币具备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比特币生态的发展。问题在于共识,如果共识不够完整,比特币生态可能只是个伪需求,大家只能采取一些“歪门邪道”的方式去操作。
尽管如此,我相信在这波牛市中,流动性一定会流向比特币生态,咱们在这轮牛市中还是能玩得开心的。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比特币主网不发生变化,真的很难让比特币生态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