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加密行业的扼喉行动解析

2024-12-09 16:23:00
本文探讨了美国政府通过‘debanking’现象对加密行业的监管影响,揭示了相关机构和政治动机,以及其对创新和合法企业的潜在威胁。

微小发报道:

在11月28日的Joe Rogan播客上,a16z的联合创始人Marc Andreessen透露,因加密货币的问题,美国银行竟然关闭了30位科技创始人的账户。接着,12月6日,a16z crypto发表了一篇社论,标题为“Debanking:你需要知道的事”。这篇文章引发了对“debanking”的重新讨论,尤其是在科技圈和政策制定者中。

🔍 什么是「debanking」?

简单来说,「debanking」就是守法的个人或组织意外失去与银行的关系,甚至被踢出银行系统。这可不是因为他们被怀疑参与欺诈、洗钱等非法活动,而是银行可以在没有任何调查或通知的情况下,随意地终止服务。🤔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发生时,受影响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转移资金,也没有提供正当程序、上诉权限或其他补救措施。

⚠️ 这有啥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在银行的游戏规则中,应该保护人们不因年龄、性别、国籍等各种因素受到歧视。然而,银行和监管机构依然可以随意拒绝或撤销某人的银行服务。这样的「debanking」行为,可能被某些政治力量当作武器,来打压特定人群或行业。想想看,如果政府可以凭空决定谁能用电,且根本不需要解释或提供任何补救,那场面会有多可怕!😱

🤔 为啥要debank?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并不是所有银行账户的关闭都可以称为「debank」。银行因多种原因关闭账户,其中包括怀疑客户从事可疑活动。为了减少监管合规的麻烦,银行也可能主动限制对某些个人、行业或商业模式的敞口。

但合法的关闭并不是引发debank担忧的根源。恰恰相反, 许多担忧源于监管机构的不当行为,这些机构对银行施加压力,迫使其取消某些行业的客户,或者是与政治当局不和的政治派系或利益相关的客户。这种情况使得监管机构能在未获得国会授权的情况下对行业施加影响。

银行往往会默默接受这种压力,因为它们不想惹上监管者的麻烦。同时,许多银行也不希望处理合规问题,尤其是当监管机构可能对它们施加额外检查时。


「扼喉行动」的起源?


2013年,美国司法部被曝出针对特定企业展开欺诈和洗钱调查,这成为总统金融欺诈执法特别工作组的一项政策。这个举动标志着政府策略的重大转变:不再针对个别公司的非法行为,而是向银行和支付公司发出传票,要求提供客户中那些经营高风险或政治上不受青睐但依然合法的业务的信息。

换句话说, 政府通过监管手段不当地「切断」金融服务,关闭那些不受政府欢迎行业的企业账户(美国银行业贸易协会当时的负责人对此表示关注)。2014年,Frank Keating(美国银行家协会前总裁、前俄克拉荷马州州长、华盛顿两党政策中心名誉主席)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中指出:

「身为银行家,并不会颁发给你徽章或司法长袍。那么,为什么司法部要要求银行家像警察和法官一样行事呢?司法部的新调查,名为『Operation Choke Point』,要求银行识别那些可能违法或只是做一些政府官员不喜欢的事情的客户。」

由于法律、国会和机构的强烈反对,该计划于次年被终止。

如今, 「Operation Choke Point 2.0」这个术语有时被用来形容政府切断「政治敌人和不受欢迎的科技初创企业」的银行业务。换句话说,这个术语也指的是银行「切断与被视为政治上不正确、极端、危险或越界的客户的关系」。无论如何,这一问题影响着政治光谱的两端,以及整个政治光谱的实体。

  • 参与机构 🤔
    内部运作的「扼喉行动」以及其他旨在剥夺特定行业或实体银行服务的努力,以前一直是个谜。调查(如果有的话)都是秘密进行的,而《信息自由法》的申请结果也未见天日。然而,12 月 6 日,有一份《信息自由法》案件的法庭文件揭示了事情的真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曾在2022年3月11日的信中要求至少一家银行:

    “……目前,FDIC 尚未确定银行从事此类活动需要哪些监管文件(如果有的话)。因此,我们恭敬地请求你暂停所有与加密资产相关的活动。”
    该案件中附带了大量 FDIC 的信函作为记录。

    此外,早在2013年实施的「扼喉行动 1.0」的金融欺诈执法特别工作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和*司法部 (DOJ)*等机构都参与其中。货币监理署 (OCC)——美国财政部的独立机构——显然也在其中,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 (FRB) 也参与了。此外,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CFPB) 也被提到。

    注:并不是只有美国政府在玩 debanking 这把戏,加拿大等国也用过类似策略;英国也不得不调查针对其政府主导的 debanking 政策的投诉。

  • 政府动机与效果 🧐
    说到 debanking 的理由,那可是五花八门,从打击支付处理商的欺诈行为到阻止高风险企业的运营,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可能和洗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理由通常称作「de-risking」,而不是「debanking」,也就是金融机构不分青红皂白地终止或限制与某些客户的业务关系,而不是有针对性地去分析和管理客户的风险。

    从更大的角度看,de-risking 和 debanking 也可能被当成「党派工具」,出于政治原因扼杀合法企业。还有一个潜在原因就是某些政府机构希望在决定「消费者在哪儿、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获得贷款、金融产品和其他银行服务」方面,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和权力。 问题不在于某个特定政府机构的工作表现,而是政府对合法企业的干预过于频繁(或者说滥用权力)——这完全没有任何有效的正当程序可言,且缺乏限制其行为的能力。这些行为往往悄无声息地进行。实际上,现有的法律和监管手段已经足够用来合理监管企业,比如保护消费者、打击洗钱以及制止其他犯罪行为。

使用 debanking 策略可能会引发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即使目标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银行系统,最终效果也可能反其道而行,限制消费者选择,甚至对整个商业环境造成寒蝉效应。这些做法还会损害美国政府自身的政策目标,正如2023年美国财政部关于去风险化的报告所指出的:

  • 将金融活动排除在受监管的金融体系之外;
  • 阻碍汇款,拖延国际发展资金和人道主义/救灾资金的及时转移;
  • 影响低收入、中等收入以及其他服务不足群体有效利用金融体系;
  • 损害美国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

最后,采用「debanking」策略可能会无意中惩罚合法企业和个人。举个例子,某人之前批准的抵押贷款可能会被撤销,仅仅因为他在加密行业的开源基金会工作。

鉴于上述原因,许多人将 debanking 视为「非美国式的」做法。当这种手段无差别地针对新兴技术时,显然是反创新的。


debanking 的影响有多广泛?


尽管我们无法代表整个行业或特定利益,但 作为加密行业的风险投资者,过去四年中我们亲眼见证了至少30起发生在我们投资组合公司和创始人身上的 debanking 案例。Coinbase 也公开表示,他们发现至少有「20起 FDIC 要求银行『暂停』或『停止提供』或『不继续』提供加密银行服务的案例」。

这样的案例可能还不止于此。由于许多企业家和小型企业担心进一步的报复,或缺乏资源来应对,他们一直犹豫不决,因此这个问题鲜有报道。

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许多 debanking 事件发生在尚未盈利且尚未发行代币的公司。这些公司的银行账户收到了来自风险投资的资金(例如养老基金和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提供),用于员工薪资和日常运营开支——就像其他科技初创公司一样。 那么,究竟这些公司被告知的原因是什么呢?无论是用文字还是口头形式,原因都差不多。🔍

  • 常见理由:他们被告知「我们不提供加密货币银行服务」。
  • 更普遍的说法:则是「由于合规性问题,您的账户已被关闭。请及时转移所有资金。」

让人无奈的是,这些公司虽然收到了这样的通知,却对具体的合规性问题一无所知,若真有问题,他们根本无法采取补救措施。😩

此外,其他收到的报告还包括:

  • 账户关闭通知:被告知「业务合规后台团队已关闭该账户,并禁止我们再开设任何其他账户。没有进一步的说明,也没有上诉的机会。」
  • 信任缺失:因「对所有经营加密公司的信任不足」而遭拒绝。
  • 不必要的压力:初创公司接到毫无依据的询问信和通知,导致昂贵的周期和不必要的压力——相比之下,大公司运转的压力早已不小了。💼

微小发报道

Reminder: Develop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currency and investment, approach blockchain rationally, and stay aware of risks. Report any illegal activities to the authorities
温馨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 English ·
  • 简体中文 ·
  •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