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行业七大趋势:稳定币与去中心化治理

2025-01-06 10:05:00
a16z 发布的 2025 年加密行业七大核心趋势揭示了稳定币支付和去中心化治理等关键领域将推动行业发展。

我们关注的一些趋势

微小发报道,a16z 根据其合伙人在多个领域如 AI、美国活力、生命科学、加密货币等的观察,发布了未来一年「重大创意」的综合清单,目标是激励科技建设者们的灵感。

  1. 企业接受稳定币支付的趋势将加速

稳定币在过去一年找到了与市场的最佳契合点——这可不让人意外,毕竟它是发送美元成本最低的方式,能实现快速的全球支付。再加上稳定币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帮助他们开发新支付产品:没有中介、没有最低余额限制,甚至无需专属 SDK。不过,大企业还没意识到切换到这些支付方式能带来的巨大成本节省和新利润空间。

尽管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企业对稳定币表现出兴趣(以及早期在点对点支付中的应用),我预测到2025年会有更大的试验浪潮。品牌影响力强、客户群体忠诚并且面临高昂支付成本的小型/中型企业(比如餐厅、咖啡店和便利店)可能会率先从信用卡转向稳定币支付。这些企业在面对面交易中并未从信用卡的欺诈保护中受益,而高额的交易费用对它们的利润影响尤其显著(想想,每杯咖啡30美分的费用,简直就是利息杀手)。 我们期待企业更广泛地采用稳定币💰。如果稳定币能推动银行业务的演变,企业就会尝试去中介化支付服务商——直接把 2% 的利润放进口袋。此外,企业还会寻求新方法来解决信用卡公司面临的问题,比如欺诈保护和身份验证🔍。

——微小发报道


2、国债上链探索中🔗


国债上链能创造由政府支持、带利息的数字资产,同时避免央行数字货币(CBDC)带来的监管隐私困扰。这类产品可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借贷和衍生品协议提供新抵押品需求,增强这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全球支持创新的政府在今年进一步探索公共、无需许可且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优势,部分国家可能会试点链上国债。例如,英国通过其金融监管机构 FCA 设立的沙盒项目,正在探索数字证券的可能;财政部也有意发行数字债券💷。

在美国,由于 SEC 明年计划要求通过繁琐且成本高昂的基础设施清算国债,预计有关区块链如何提升债券交易透明度、效率和参与度的讨论将会增多📈。

——微小发报道


3、「DUNA」将成美国区块链新标准🎉


2024 年,怀俄明州通过新法律,正式承认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为合法实体。DUNA(去中心化非法人非营利协会)专为支持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治理而设计,是美国唯一可行的法律架构。通过将 DUNA 纳入去中心化法律实体结构,加密项目和去中心化社区能够赋予 DAO 法律地位,促进更广泛的经济活动,同时保护代币持有者免受法律责任,妥善应对税务和合规需求📜。 微小发报道:
DAO的潜力 🚀
DAO作为开放区块链网络治理的神器,确保了网络的开放性和公平性,防止了那些不合理的价值掠夺。DUNA正好为DAO注入新活力,多个项目已经在积极推进中。预计到2025年,美国将进一步推动加密生态的发展,DUNA或将成为美国加密项目的新标杆。其他州瞄准这一趋势,可能会效仿,特别是像怀俄明州这种早已引领潮流的地方——他们是最早采用如今流行的LLC结构的州之一。去中心化应用的崛起,尤其是在物理基础设施和能源电网领域,势必会推动这一进程的加速。

——Miles Jennings(X 平台 @milesjennings | Farcaster 平台 @milesjennings)


开发者的重用潮流 🔄
过去一年,区块链技术圈内的团队们都在忙着“重新发明轮子”,比如开发新一套验证器集、共识协议、执行引擎、编程语言和RPC API。虽然这些新尝试在某些特定领域上有些小改进,但广泛的基础功能却常常不尽如人意。以专为SNARK设计的编程语言为例,理想中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更高效的SNARK,但现实中它的编译器优化、开发工具和AI编程支持等方面可能都不如通用编程语言,甚至可能让SNARK的性能受损。

所以,我大胆预测到2025年,更多团队会开始利用现有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组件,比如共识协议、质押资本和证明系统。这种策略不仅能省时省力,还能让开发者专注于创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如今,构建面向大众的Web3产品所需的基础设施基本就绪。和其他行业一样,获胜的团队将是那些懂得如何有效利用复杂供应链的,而不是那些嘲笑“非自己开发”技术的。

——Joachim Neu(X 平台 @jneu_net)


加密行业的新趋势 🛒✨
加密领域正迎来专属的应用商店和内容发现渠道,未来可期! 当加密应用在像苹果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这样的中心化平台被禁时,用户的获取渠道瞬间变得狭窄。不过,最近兴起的应用商店和市场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们提供了分发和内容发现的功能,而无须经过那些繁琐的审核流程。比如,Worldcoin 的 World App 市场不仅可以存储身份验证信息,还能让用户访问「迷你应用」,在短短几天内就吸引了数十万用户。还有专为 Solana 手机用户打造的零费用 dApp Store,真的是一股清流!这也表明,硬件(如手机和身份验证设备)可能成为加密应用商店的关键,就像苹果设备当初推动了早期应用生态系统的发展一样。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商店如 Alchemy,里面包含数千个去中心化应用和 Web3 开发工具,甚至有区块链充当游戏发行商和分发平台(像 Ronin)。不过,别以为这只是个娱乐生态:如果一个产品已经在某个分发渠道(比如消息应用)上打下了基础,想迁移到链上可没那么简单(Telegram/TON 网络算是个例外)。对于那些在 Web2 生态中已经有显著分发优势的应用也是如此。不过,2025 年或许会看到更多这样的迁移出现。


2024 年,加密领域在政治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政策制定者和政治人士纷纷表示支持。同时,作为一种金融运动的加密也在不断演进(比特币和以太坊 ETP 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预计到 2025 年,加密将进一步发展成为一场计算技术的运动。那么,下一个用户群体会从哪里来呢?

我觉得,是时候唤醒那些目前仍「被动」持有加密资产的人,把他们转变为更活跃的用户。毕竟,现在只有 5-10% 的加密资产持有者在积极使用这些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将已有的 6.17 亿持有者带入链上,尤其是在区块链基础设施不断改进、用户交易费用逐渐降低的背景下。这意味着新的应用程序会源源不断地为现有和新用户推出。同时,早期应用(如稳定币、DeFi、NFT、游戏、社交、DePIN、DAO 和预测市场等)也随着社区对用户体验和其他优化的关注,变得愈发容易被主流用户接受。 微小发报道


7、「隐藏技术细节」助力 Web3 的杀手级应用诞生

  • 区块链的技术优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但也让普通用户感到一头雾水。对于创作者和粉丝来说,区块链带来了连接、所有权和赚钱的新机会……然而,像「NFTs」、「zkRollups」这样的术语和复杂设计却成了最需要这些技术的人群的障碍。跟媒体、音乐和时尚界的高管聊 Web3,深有体会。

  • 大多数消费科技的成功都有个共同点:技术先行,然后某个牛逼的公司或设计师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推出颠覆性的应用。想想电子邮件的发展——SMTP 协议在「发送」按钮后默默无闻;信用卡如今大多数人也不在意它背后的支付流程。Spotify 的音乐革命也不是通过展示文件格式,而是通过把播放列表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正如 Nassim Taleb 说的,「过度工程会导致脆弱性,而简单才是可扩展的。」

  • 所以我觉得,到 2025 年,我们的行业会更加注重「隐藏技术细节」。最优秀的去中心化应用已经开始关注更直观的界面设计,让操作变得像点屏幕或刷卡一样简单。到那时,我们会看到更多公司致力于简洁设计和清晰沟通;成功的产品不需要过多解释,它们能直接解决问题。


2025 年去中心化治理的 6 大趋势

  • 2025 年注定是去中心化治理的一个重要年头。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正在不断创新,为匿名代币持有者的共同治理探索新模式。投资管理公司也在努力说服客户更积极参与在线股东投票。同时,人工智能公司开始利用公民大会为大语言模型(LLMs)设定规范。这些努力将开启多种去中心化治理实验,包含:

    1. 帮助选民委托投票的网站
    2. 人工智能辅助的委托机制
    3. AI 担任代理人
    4. 更智能的参与激励机制
    5. 更高效的公共物品资金支持 更多抽签治理的实验🧩

在未来的数字治理中,抽签机制可能会成为一股新风潮。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演进,如何通过抽签来实现公平和透明的决策机制,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想象一下,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社区,成员通过随机抽签被选中担任各种角色,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治理。

这种模式不仅能减少传统选举中的权力集中问题,还能激发社区活力。毕竟,谁说治理一定要遵循老套路?创新思维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许在抽签中,我们能找到更具包容性的治理方式。

🌀 未来的实验将集中在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机制上,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通过不断试错,我们有望发现更具效率和公平性的治理解决方案。

Reminder: Develop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currency and investment, approach blockchain rationally, and stay aware of risks. Report any illegal activities to the authorities
温馨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 English ·
  • 简体中文 ·
  •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