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行业新趋势:AI与生物科技的融合
微小发报道:
编者按: a16z 列出了科技建设者在未来一年可能实现的「大创意」,涵盖人工智能、美国活力、生物/健康、加密、企业、金融科技、游戏、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密行业即将迎来去中心化应用商店,助力加密应用的分发和用户参与度提升。随着基础设施的成熟,更多行业会将非常规资产代币化,特别是在医疗和个人数据管理领域开拓新经济机会。
人工智能钱包的崛起 💼
随着人工智能从 NPC(非玩家角色)转型为主角,它们将开始扮演独立代理的角色。然而,直到最近,人工智能还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它们无法以可验证的方式独立参与市场交易、表达偏好或协调资源。
目前,像 truth terminal 这样的人工智能代理已经能够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交易,这为创造性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但这还不是全部——它们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需求,还能成为独立的网络参与者。
当人工智能代理开始管理自己的加密钱包、签名密钥和加密资产时,新的应用场景将层出不穷。例如,它们可能在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中运营或验证节点,助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甚至有可能看到由人工智能拥有和管理的区块链诞生。
——Carra Wu
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机器人 🤖
除了人工智能拥有自己的钱包,还有一类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在运作信任执行环境(TEE)。TEE 为应用执行提供了一个隔离的环境,促进更安全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在这种情况下,TEE 的作用是证明该机器人是自主的,而非受人类操控。 更进一步,去中心化自主聊天机器人(DAC)是接下来要探讨的核心概念,别和去中心化自治公司搞混哦。这个聊天机器人能通过发布吸引人的内容(无论是娱乐还是信息)来打造自己的粉丝群。
它将在去中心化社交媒体上发展粉丝基础,通过各种方式从观众那里赚取收入,并管理其加密资产。相关密钥将由运行聊天机器人软件的TEE来管理——这意味着除了软件本身,没人能碰这些密钥。
随着风险的增加,可能需要一些监管框架,但重点是去中心化:通过在一个无需许可的节点集合上运作,并通过共识协议协调,聊天机器人有潜力成为第一个真正自主的十亿美元实体。💰
——微小发报道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独特的人类身份验证变得尤为重要。
在网络假冒、诈骗、多重身份、深度伪造和其他逼真却具欺骗性的AI生成内容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一种“人类身份验证”机制来确认我们和真实人类的互动。新的挑战不只是假冒内容,而是现在生成这些内容的成本降得低得惊人。AI显著降低了生成我们用来判断“真实”内容的所有线索的边际成本。
因此,数字化将内容与人关联的方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同时也要保护隐私。“人类身份验证”是构建数字身份的重要环节,但它也成为了提高恶意行为者攻击个人或破坏网络完整性成本的机制:获取唯一的ID对人类来说是免费的,但对AI来说却是代价高昂且困难的。
这就是为什么隐私保护的“唯一性”特性,是构建我们信任网络的下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解决了身份证明的问题,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恶意攻击者的成本结构。“唯一性特性”或称Sybil抵抗,是任何人类身份验证系统不可或缺的属性。🔒
——微小发报道
从预测市场到更好的信息聚合,未来值得期待! 预测市场在2024年可能会因美国大选而走入公众视野,但作为专注市场设计的经济学家,我坚信预测市场在2025年不会产生颠覆性变化。实际上,它们将为基于分布式技术的信息聚合机制铺路,这些机制能被运用在社区治理、传感器网络及金融等多个领域。
📅 去年验证了这一理论,然而要注意,预测市场并非总是理想的信息聚合工具:即便是针对全球的“宏观”事件,它们的可靠性也有待考量;而对于“微观”问题,预测池的规模可能太小,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号。多年来,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在各类信息环境中激励人们(如实)分享知识方面,已建立了多种设计框架——例如数据定价、购买机制以及“贝叶斯真相血清”用于获取主观评估,这些都已在加密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 区块链作为实施这些机制的天然平台,不仅因其去中心化特性,还因其促进了开放、可审计的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区块链使得输出信息公开透明,结果能够被所有人实时解读。
——Scott Duke Kominers
企业支付方式将越来越多地转向稳定币
稳定币在过去一年找到了其市场契合点,这并不意外,毕竟它们是发送美元的最便宜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的全球支付。稳定币还为创业者提供了更易于使用的支付平台:没有门槛、最低余额或专有SDK。不过,大型企业尚未意识到,转向此类支付系统可以为他们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约和新利润空间。
💡 尽管已有企业对稳定币表现出兴趣,并在点对点支付中进行了早期尝试,我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更多的实验出现。那些品牌强大、拥有稳定客户群且支付成本高的小型和中型企业——像餐厅、咖啡馆和小商店——将率先从信用卡转向稳定币。由于面对面交易,它们无法享受信用卡的防欺诈保护,且交易费用对它们的影响最大(例如,每杯咖啡30美分的费用损失就意味着巨大的利润损失!)。
🔍 我们也可以预见,大型企业也会开始采纳稳定币。如果稳定币的普及速度像银行业历史上的“极速通关”那样迅速,企业将寻求去中介的支付提供商——直接增加2%的利润。此外,企业还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处理当前由信用卡公司解决的问题,比如防欺诈和身份验证。
——Sam Broner
各国正积极探索将政府债券上链
将政府债券上链,开启由政府背书的利息数字资产时代,这可比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更少监控担忧哦🧐。这些新产品可能成为DeFi借贷和衍生品协议的新宠,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全球支持创新的政府今年将积极探索公共、无需许可且不可撤销的区块链带来的好处,许多国家可能会试点政府债券上链。比如,英国通过金融监管机构 FCA(金融行为监管局)在沙盒中已开始探索数字证券;财政部也有意发行数字赠品。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计划明年要求通过传统、繁琐且成本高昂的基础设施清算国债,这让人们对区块链如何提升透明度、效率和债券交易参与度的讨论可谓热火朝天🔥。
——Brian Quintenz
「DUNA」在美国区块链网络中的采用将更为广泛
2024年,怀俄明州的新法案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视为合法实体。DUNA(去中心化非注册非营利协会)专为区块链网络治理而生,是美国项目的独特选择。融入DUNA后,加密项目和其他去中心化社区能为其DAOs赋予合法地位,不仅能推动经济活动,还能保护代币持有者免受责任,同时处理税务和合规问题👍。
DAOs作为治理开放区块链网络事务的社区,是保持网络开放、不歧视并公平分配价值的关键。DUNA将释放DAOs的潜力,已有多个项目在实践这一结构。随着美国计划在2025年加速发展加密生态系统,DUNA预计将成为美国项目的标配。
其他州也可能会跟进类似结构,怀俄明州可谓先行者;毕竟,它们也是最早利用现今流行的有限责任公司(LLC)结构的州……尤其是随着加密以外的去中心化应用(如物理基础设施/能源网格)快速发展。
——Miles Jennings
在线液态民主走向现实世界
随着对现有治理和投票机制的普遍不满,区块链为我们提供了在现实中实验新治理技术的绝佳时机。曾经我探讨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如何帮助我们大规模研究政治制度和治理创新。那么,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经验运用到现实治理中呢?🤔
使用区块链进行安全、私密的选举投票终于不再是梦。我们可以从低风险的试点项目开始,降低网络安全和审计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区块链让我们得以尝试「液态民主」——一种允许人们直接就某些问题投票,或将投票权委托给他人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地方治理。
这一理念源自《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还是投票系统的研究者。尽管这一概念在大规模应用时曾显得不切实际,但如今计算机技术、连接技术的进步,加上区块链的崛起,使得新的代表性民主形式成为可能。加密项目已经开始实验这一概念,并积累了大量关于这些系统运作的数据——我们的最新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和社区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微小发报道
开发者们应该重用基础设施,而不是再造轮子
回顾过去一年,很多团队依然在区块链技术栈上不断重塑轮子——新的验证节点集合、共识协议、执行引擎、编程语言、RPC API。虽然在某些专业功能上可能有微小改进,但在更广泛或基础的功能上常常有所欠缺。
比如,用于SNARKs(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的专门编程语言:虽然理想的实现可能会提升开发者的SNARK性能,但实际上,它在编译器优化、开发工具、在线学习资料、AI编程支持等方面,可能比通用语言表现得更差(至少目前是这样),甚至还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因此,我预计到2025年,更多团队会借助已有贡献,重用现成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组件——从共识协议到现有的质押资本和证明系统。这不仅能让开发者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能让他们更专注于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价值。
基础设施终于到位,能支持主流的web3产品和服务。正如其他行业一样,这些产品将由能够成功驾驭复杂供应链的团队打造,而不是那些对“这里没发明的东西”嗤之以鼻的团队。
——微小发报道 加密公司正朝着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让基础设施来主导。
🔍 用户体验优先
区块链技术确实丰富多彩,但很多加密公司并不单纯依据基础设施来选择技术。实际上,基础设施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用户体验(UX)。基础设施层的某些技术选项会直接影响区块链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
💡 突破意识形态障碍
我相信,行业会打破这种隐性思维:技术不应主导用户体验,而应反向思考。到2025年,越来越多的加密产品设计师将以他们希望的用户体验为起点,再选择合适的基础设施。初创公司不再需要在找到产品市场契合之前,过度依赖特定的基础设施决策——他们可以专注于真正找到市场契合点。
🚀 简化选择
不再被特定的EIP(以太坊改进提案)、钱包提供商和意图架构等细节困扰,我们可以将这些选择整合成一个全栈的即插即用方法。行业已经为这一变化做好准备:丰富的可编程区块空间、成熟的开发者工具和链抽象正在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加密设计。大多数技术用户并不在意产品背后的编程语言,类似的情况也将在加密领域逐渐出现。
——Mason Hall
🛠️ 「隐藏电线」助力 web3 杀手级应用的到来
🌟 区块链的潜力与障碍
区块链的超级能力使其独树一帜,但同时也阻碍了主流采用。对于创作者和粉丝而言,区块链打开了连接、所有权和货币化的新可能。然而,行业内部的术语(如「NFTs」、「zkRollups」等)和复杂的设计却对那些真正能从中受益的人造成了障碍。我在与媒体、音乐和时尚行业高管讨论web3时,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 技术的演变路径
许多消费技术的普及遵循了相似的轨迹:技术首先出现;某个标志性公司或设计师将复杂性抽象化;这一过程推动了突破性应用的实现。想想电子邮件的起步——SMTP协议藏在「发送」按钮后;信用卡的使用,今天大多数用户根本不关心支付通道。同样,Spotify的音乐革命并不是通过展示文件格式,而是将歌曲播放列表送到用户指尖。正如纳西姆·塔勒布所说:「过度工程化滋生脆弱性,简化才能扩展。」
这就是我认为到2025年,我们行业将迎来“隐藏电线”的理念。最酷的去中心化应用已经开始专注于更易用的界面,让操作就像轻轻一触或刷卡一样简单。届时,我们会看到更多公司设计出简洁明了的产品;成功的产品不需要多解释,它们直接解决问题。💡
微小发报道
加密行业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应用商店和发现平台!🚀
当加密应用在苹果App Store或Google Play等中心化平台上被屏蔽时,用户的获取渠道就会受到限制。不过,现在我们看到新兴的应用商店和市场,提供了这样的分发与发现功能,完全没有任何限制。
比如,Worldcoin的World App市场不仅提供身份验证(proof-of-personhood),还允许用户访问“迷你应用”,短短几天就吸引了数十万用户。另一个例子是面向Solana手机用户的免手续费dApp商店。这些例子表明,硬件(不仅仅是软件)——像手机和球形设备——可能成为加密应用商店的关键优势,就像苹果设备对早期应用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一样。
与此同时,其他商店也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去中心化应用和web3开发工具,涵盖流行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例如Alchemy);一些区块链则充当游戏发布者和分销商(例如Ronin)。不过,这可不是全是乐趣与游戏:如果某个产品已经在某些平台(比如消息应用)上有分发渠道,将其移植到链上可就难了(例外:Telegram/TON网络)。同样,具有显著web2分发的应用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但我们期待在2025年看到更多此类移植的到来。🎮
微小发报道
加密持有者正在转变为加密用户!🔄
2024年,加密货币作为政治运动取得了重大进展,许多关键政策制定者和政治家纷纷表示支持。同时,加密货币在金融运动中的发展也在继续(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交易所交易产品(ETP)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接入渠道)。到了2025年,加密货币应该会朝着计算运动发展。那么,这些新用户究竟会从哪里来呢?🤔 我觉得,现在是时候把那些「被动」的加密持有者唤醒,转变成活跃用户了。毕竟,只有 5-10% 的加密持有者在真正使用加密货币。我们可以引导那 6.17 亿已经拥有加密货币的人上链,尤其是随着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不断进步,交易费用会进一步降低。这意味着新的应用会为现有用户和新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与此同时,早期的一些应用,比如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游戏、社交、DePIN、DAO 和预测市场等,正在变得更容易被主流用户接受。社区也将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和其他改进。🚀
各行业可能开始代币化「非常规」资产
随着加密行业基础设施的日渐成熟,代币化资产的实践将在各个行业蓬勃发展。这将使一些之前因高成本或缺乏价值认可而无法触及的资产,不仅实现流动性,更能参与全球经济。AI 引擎也能将这些信息作为独特的数据集进行处理。🤖
就像水力压裂技术(fracking)解锁了那些看似无法触及的石油储备,代币化非常规资产可能会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收入生成方式。看似科幻的场景正变得越来越可行:比如,个人可以代币化自己的生物识别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将这些信息出租给公司。💰
我们已经看到,通过 DeSci 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医疗数据收集带来了更多的所有权、透明度和同意权的早期例子。尽管我们尚不清楚未来会如何发展,但这些创新将使人们能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对以前未被利用的资产进行资本化——不再依赖政府和集中式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