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Base的七次破圈:引领加密生态创新
在2024年,区块链生态最火的两位选手,毫无疑问是Solana和Base。虽然Base才刚刚出道一年半,但它已经成功实现了七次破圈,稳稳地坐上以太坊最强 L2 的宝座。特别是在2024年的两大关键时刻——比特币现货 ETF 通过和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Base都抓住了机遇,毫不犹豫地扩展了加密行业的广度和深度。
我从去年2月开始就对Base充满信心,从Degen(最高50倍)、Clanker(最高70倍)到Virtuals(多次采访创始人Wee Kee)...... 除了friend.tech没参与之外,其他重要的破圈事件我几乎都没错过,见证了Base如何从无到有,成为加密圈第二活跃的区块链创新生态。
历史是未来的镜子,因此我整理了Base的七次破圈时刻。
第一次破圈:friend.tech 狂揽5400万美元 💰
尽管friend.tech最终没能走远,但它却是Base在加密舞台上迈出的第一步。2023年8月,friend.tech的诞生标志着Base的第一次破圈,吸引了大量行业人士和知名KOL的关注,很多人因此第一次认识了Base。friend.tech首月收入超过200万美元,净存款更是超过3300万美元。
从2023年8月到2024年5月,friend.tech的协议收入达到了17056.5 ETH(大约5464.7万美元),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许多L2的协议收入,用户数也突破了909861个独立地址。 friend.tech 的急转直下 🚨
5 月之后,friend.tech 的光环迅速褪去。联合创始人 Racer 在社交媒体上放出风声,打算将 friend.tech 协议迁出 Base 平台,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恐慌,原生代币 FRIEND 的价格随之暴跌。公告当天,FRIEND 价格跌至 1.01 美元,24 小时内狂跌 32.2%。Racer 还提到,friend.tech 在 Base 社区中遭到排挤,甚至被贴上了「负面投机」的标签。
这种紧张关系让 friend.tech 感到前路未卜,但此后的发展却一落千丈。曾经的辉煌在 2023 年 8 月 10 日上线两周之际,用户数量一度突破 10 万;然而到了 2024 年 7 月,日活跃用户数却不到 100 人,真是令人唏嘘。
Farcaster 的崛起 🚀
尽管 friend.tech 失败了,但 Base 上的另一社交产品——Farcaster 却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2024 年 2 月,Farcaster 开始暴涨,当月用户达到了 20 万,成为 Base 的第二次破圈。创始人 Dan Romero 称,Farcaster 在 4 月的单日活跃用户一度达到 8.5 万。
此后,Farcaster 稳步增长,5 月用户数达到 35 万;6 月达到 50 万;8 月更是突破 60 万(真实日活跃用户数实际上在 4000 到 5 万之间)…… 到了 2025 年 1 月 24 日,Farcaster 总用户数逼近 80 万,协议收入达到 253 万美元。尽管日活用户数波动不定,Farcaster 依然在不断积累用户,静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Farcaster 也经历了两次令人瞩目的破圈,第一次发生在 2024 年 2 月到 4 月之间,Degen 代币暴涨千倍,FDV 一度逼近 10 亿美元,给交易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密市场的潮起潮落 📉
四月末,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猛跌不止,Degen 代币也是一路腰斩,真是让人心疼啊。Farcaster 也从狂飙状态转入了调整期,似乎一切都在变动不居。
新公链的崛起 🚀
在2024年3月到4月期间,Solana引领了加密市场的meme风潮,而Base则成了这波浪潮中吸引投资的超级公链。期间,Aero、Brett和Degen这三个市值十亿美元的代币纷纷登场,成功接住了从Solana溢出的资金。Base在总锁仓价值(TVL)上超越了Blast,成为以太坊上仅次于Arbitrum和OP的第三大L2。
短短半年,Base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加密市场的大黑马,紧随Solana之后,成为第二大meme中心,实力不容小觑。
L2之王的诞生 👑
到了2024年8月,Base成功超越Arbitrum,正式成为以太坊最大的L2。根据我的统计,从2023年8月到2024年8月,Base的总收入达到了7000万美元,而Arbitrum为6000万美元,OP为3000万美元,Scroll和ZKSync分别为4000万和4500万美元。
无论是在链上收入、交易量还是活跃地址数等多个关键指标上,Base都遥遥领先,毫无疑问地稳坐以太坊第一大L2的宝座,这可是它的第四次破圈呢。
资金狂潮来袭 🌊
Base最近推出了cbBTC,吸引了惊人的24亿美元资金流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2024 年 9 月,cbBTC 闪亮登场,得益于 Coinbase 超过 600 亿美元 的比特币储备,推出一周 TVL 就飙升至 1.7 亿美元,与 WBTC 展开激烈竞争,标志着 Base 的第五次破圈。
截止到 2025 年 1 月 22 日,cbBTC 的市场规模已达到 24 亿美元,持有者已突破 20 万,这数字还在快速攀升。目前,WBTC 的市场份额在 130 亿美元 左右,而 cbBTC 正在迅速追赶。
第六次破圈:Clanker 生态崛起,三个 5000 万美元代币火热登场 🌟
2024 年 11 月,Clanker 生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LUM、ANON 和 Clanker 三个 meme 币相继突破 5000 万美元。这一次,他们成功吸引了 Solana 之外最大的一波资金,Base 的应用型 meme 文化逐渐成型,这标志着 Base 的第六次破圈。
不过,伴随着 AI Agent 故事的发展,Base 上的资金逐渐从 Clanker 生态流向 Virtuals 生态,流动性不足以支撑两个大生态,Clanker 生态的代币逐渐式微。
第七次破圈:AI Agent 浪潮,Base 与 Solana 争锋相对 🚀
Virtuals 生态崛起,支持五个市值超过 1 亿美元 的 AI Agent 代币。而同期,Solana 也有五个 AI Agent 代币超过 1 亿美元。
在过去的竞争中,Base 一直处于“万年老二”的位置,尽管超过了许多公链,但始终未能与 Solana 的巨额资金相提并论。然而,在这轮 AI Agent 的叙事中,Base 终于与 Solana 站在了同一高度。
到 2025 年 1 月,随着 Virtuals 代币市值短暂达到 50 亿美元,Base 生态中出现了 5 个 超过 1 亿美元 的 AI Agent 代币,包括 aixbt 等目前市值仍超过 5 亿美元 的代币。Base 成功与 Solana 分庭抗礼,这就是 Base 的第七次破圈。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Base 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实力,屡次超越老牌公链。🌟 从 Blast、OP 到 Arbitrum,如今更是直追 Solana。在 AI Agent 的热潮中,Base 的表现甚至已与 Solana 媲美。
尽管在流动性方面,Base 距离 Solana 还有一段差距,但市值高达 50 亿美元的 Virtuals 让人眼前一亮,再次证明了 Base 在提升关键项目资金流动性上所取得的成功。
在这七次破圈的过程中,Base 及时把握住了 2024 年 1 月比特币 ETF 通过后的资金涌入机会,以及 2024 年 11 月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带来的市场热潮。💰 许多市值超过 1 亿美元的代币如 Degen、Aero、Brett、Moonwell、Clanker、Virtual、AIXBT 和 Luna 等相继涌现,成为 Solana 之后机遇最多的公链。
令人期待的是,这绝对不是 Base 的终点,2025 年将会迎来更多的破圈产品哦!🚀